2022年以來,平樂縣陽安鄉人大精心打造黨性錘煉“清廉黨建示范點”,依托“紅色文化+廉潔教育”的代表教育模式,繃緊代表“廉潔弦”。
“黨課餐”集中充電蓄能。高標準建設平樂縣陽安鄉紅色文化展館,打造“專題學習+專業講師”“小組研討+經驗分享”“實地調研+進村宣講”的“3+”黨課模式,推出《百年黨史礪初心》《陽安黨史我來講》《黨旗下的初心》等系列陽安紅色教育黨課課程,邀請老黨員、老干部等人員進行現場授課。2022年以來,組織開展崗前專題黨課5期250余人,全鄉開展主題黨日活動8次,引導廣大人大代表堅守紀律底線,自覺構建健康向上的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著力鍛造政治強、作風嚴的人大代表隊伍。
人大代表參觀廉政教育基地。
“文化餐”營造廉政氛圍。“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一定要以‘前車之鑒’時刻警醒自己,時刻保持頭腦清醒,自覺抵制誘惑,不斷校準航向,方能行穩致遠。”在廉政警示教育宣講活動中,陽安鄉人大代表歐立成在學習結束后感慨道,簡單的幾句話,也代表了廣大人大代表的心聲。2022年以來,依托廉政文化教育展館,組織人大代表開展廉政教育課堂3場共100余人次,舉辦代表家屬廉政教育培訓班2次,設立廉政監督崗11個,組織鄉三家班子上廉政黨課2場,擰緊全鄉人大代表理想信念“總開關”。
平樂縣人大代表葉劍上廉政專題黨課。
“培訓餐”致力紅廉教育。推動紅廉資源下沉,將黨史學習與廉政教育融為一體,精心打造“紅廉教育”為支撐的代表教育體系新格局,挖掘《雷鋒橋頭阻擊戰》《陽安鄉反饑餓斗爭》《英家起義與陽安起義》《襲取陽安》等紅色故事200余個,將鄉內民俗文化展館、紅色文化展館和廉政文化教育展館串聯成1條特色“紅廉”路線。2022年全鄉開展紅廉教育參觀學習25場次,針對“紅廉精神”開展研討3場次,開展“紅廉教育”培訓會5場次,受教育代表和群眾400余人次,推動人大代表把初心融入血脈、把使命扛在肩上,不斷激發代表隊伍新活力。
下一步,陽安鄉人大將持續深入挖掘當地特色的紅色歷史文化,結合廉潔文化打造“紅廉地標”,繼續把“紅廉教育”抓細抓實,努力構建全鄉代表清正勤廉、清朗向上的良好格局,將監督觸角延伸至最基層,為陽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紅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