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桂林12月5日訊(通訊員 袁明輝 李佳利 李怡慧)疫情發生以來,桂林市象山區始終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精準防控”總方針,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則,多措并舉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做到響應有速度、工作有力度、服務有溫度,全力守衛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象山區黨員志愿者耐心幫助指導居民使用手機出示健康碼。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李怡慧 攝
黨建引領 筑起抗疫紅色堡壘
抗疫一線在哪里,支部就建在哪里。疫情發生后,象山區廣大黨員干部聞令而動,沖鋒在前,“戰”在一線。象山區成立了295個臨時黨支部,分布在村(社區)、道路交通樞紐等重要點位,區四家班子領導分片包干,帶領鄉(街道)主要領導,村(社區)干部、黨員志愿者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該區實行“黨建+網格+大數據”管控模式,將全區44個村(社區)劃分為335個網格,成立黨員先鋒隊25支,設立黨員先鋒崗189個。強化服務保障,做好疫情防控“民生線”,提供幫辦代辦、就醫轉診、等暖心服務近200次,做到疫情在哪里,黨員就戰斗到哪里,用行動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錚錚誓言。
“我們盡最大努力去幫助居民解決訴求,當遇到居民不理解或者有疑問時,我們都及時向他們做好解釋工作。”象山區平山街道同心社區黨委書記夏林告訴記者:“早上五點開始工作,晚上凌晨到家,每天就睡三四個小時,雖然累但是為了保護大家的健康安全很值得。大家都平安健康,就是我們最大的心愿!”核酸采樣、物資采買、社區消毒、防疫宣傳……雖然天氣寒冷還夾雜著小雨,在象山區每一個臨時黨支部,疫情防控工作都井然有序進行中。
薪火相傳著紅色力量,在桂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及市委組織部的號召下,1400多名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就地就近下沉象山區村(屯)、社區(城中村)、小區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村(社區)為單位,遴選44名素質高、能力強的黨員干部任隊長,根據每日工作需要按班次分組,并選出一名組長兼任聯絡員。他們在抗疫一線就地轉化為志愿者、網格員、宣傳員,協助做好秩序管理、核酸檢測、測溫亮碼、物資搬運等志愿服務工作,主動作為,服務群眾,充分發揮黨員領導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守護群眾的健康平安。
象山區黨員志愿者在核酸采樣現場維持秩序。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李怡慧 攝
眾志成城 建起抗疫暖心橋梁
“麻煩大家保持一米間隔距離,有序開展核酸檢測。”溫柔有力的聲音響徹在象山的每個角落,從晨光熹微到夜幕籠罩,他們始終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線。疫情暴發以來,轄區千余名志愿者主動請纓投身抗擊疫情前線,在鄉、街道的統一安排部署下深入象山區335個網格、202個核酸采樣點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協助進行掃碼、物資保障、宣傳引導等工作,保障全區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開展。
抗擊疫情不松懈,居民生活有保障。疫情期間,象山區持續為轄區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保駕護航。為滿足居民的生活物資采購需要,保障生活物資有序供應,象山區積極聯合轄區內大型商超,小區周邊超市,藥店等各類商店推出線上購物導航,開設142個微信購物社群,開通小程序下單、社區團購、電話訂購等購物渠道,居民手機下單,社區網格員或志愿者配送到家,確保滿足市民日常所需。同時全面摸排獨居老人、殘疾人、精神疾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體就醫保障和生活服務等需求,建立人員臺賬,確定專人聯絡,落實聯系就醫、生活物資代購等服務,“抗疫”“保供”雙到位。
多面宣傳 吹起抗疫響亮號角
為及時解答群眾困惑,回應群眾訴求,疫情發生以來,象山區已組織44名工作人員分4班實行24小時值班制,為轄區廣大群眾提供健康碼管理咨詢、投訴、心理咨詢等服務,開通3條健康碼管理咨詢、投訴專項熱線電話和3防疫政策咨詢熱線電話,全區44個社區、村共開通90條對外熱線,就居民疑問一一解答并給出指引,確保居民有處可問,有問必答,在疫情來襲的冬天發出最溫暖的聲音。
在象山的每一處,都能聽到疫情防控溫馨提示。象山區積極發揮志愿者、社區網格員作用,通過播放喇叭、走街串巷、小喇叭、鑼等方式召大家積極主動參加核酸檢測,宣傳防疫科普知識。城市管理車輛化身防疫宣傳車,做到運送物資和宣傳兩手抓,不僅物資保通保暢更讓疫情防控的號角響徹象山每一寸土地。同時,象山區充分發揮新媒體影響力,將鏡頭對準每一位為這場疫情防控戰做出努力的英雄,記錄感人點滴,傳遞溫暖能量,為群眾注入“強心劑”,增強抗擊疫情的勇氣與信心,凝心聚力,共同戰“疫”。
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勠力同心共克時艱。在“疫考”關鍵時期,象山區全區上下眾志成城,以人民至上的工作態度和不折不扣的工作作風,為轄區百姓撐起“安全傘”,為人民群眾筑牢“防護墻”,用心用情守護著象山千家萬戶的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