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民生服務 > 正文 |
再堅固的路橋 也承載不起貪婪的重量 (5) |
2020年05月27日 15:56 來源:南國早報 作者:徐慶成 趙勁松 陸旺 黃占玲 王艷群 黃乒賓 劉飛鋒 趙永勝 蔡立梅 歐陽美 編輯:韋幸文 |
代表作3 治超之痛 再堅固的路橋 也承載不起貪婪的重量⑦ 部門之間如何聯動?從源頭上如何管理?
治理貨車超載 各方紛紛支招 如何根治超載頑疾?對付超載,執法部門之間該如何加強聯動?貨主和司機之間的利益又該如何平衡?針對這些問題,各方紛紛支招。
聯合行動 讓“一超四罰”落實處 記者了解到,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超載和超限是兩個概念。超限是指汽車裝載超過了公路限值,而超載是指裝載貨物超過了汽車額定載重量。兩者的執法主體不同,超載的執法主體是公安機關,超限的執法主體是交通主管部門或公路管理機構。 南寧一名從事治超工作長達20年的執法人員告訴記者,近年來,有關部門一直在對超限超載行為進行聯合治理。2016年7月,國家多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貨車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一超四罰”(對超限運輸車輛的承運人、裝載企業、貨運企業、駕駛員實行處罰)的工作要求,被稱為“史上最嚴治超新政”。不過,從具體實施情況來看,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為交警、交通部門之間的銜接不足,數據未能共享。例如,治超行動在沒有交警部門參與的情況下,交通部門將查獲的超限超載貨車信息提供給交警部門,如果交警部門沒有處罰,上級部門就認為沒有證據,不會認定這次違法行為,“我們的工作就白做了”。 此外,很長一段時間里,各部門在執法時多是各自為政,“以罰代管”的情形也時有發生。而且,很多地方并沒有嚴格落實卸載貨物的要求,司機繳納罰款就繼續上路。“不卸貨就有機可乘,一車貨超載,車主能賺3000元,哪怕繳1000元罰款,還能賺2000元,下次還會超載。” 該執法人員認為,治理超限超載亟待建立和完善長效機制,早日打通數據壁壘,實現信息共享。只有相關部門共同對每一起違法行為進行查處,才能讓“一超四罰”真正落到實處。 源頭管理 把好貨車登記和檢驗關 南寧市交通執法支隊第五大隊隊長馮石方認為,治理超限超載要從源頭上著手。首先是“百噸王”,一些汽車制造或改裝企業為打開銷路,迎合購車者的逐利心理,隨意生產、改裝大噸位、車軸少的重型車,并通過偽造型號和技術數據等手段謀取不正當經濟利益。對此,有關部門要加強貨車登記和檢驗,對不符合標準、與產品公告不一致的車輛,不予辦理注冊登記;對檢驗不合格的車輛,不得出具檢驗合格報告。 其次,要控制超載貨物的源頭。以南寧為例,雖然貨車數量龐大,但貨運源頭只有300個左右,如果相關部門能聯合起來,重點排查礦山、水泥廠、港口、物流園區等貨物集散地,確定重點貨運源頭單位,并采取執法人員駐點、巡查、視頻監控等方式,加強對這些單位貨物裝載工作的監管,就可以從源頭上杜絕超限超載車輛上路行駛。同時,要清理取締公路沿線的非法煤場、砂石料場及其他貨物分裝站場,杜絕貨車中途加載。 還要利用好技術手段。比如,在一些高速路出入口安裝人臉識別系統,一旦發現超限超載車輛,除了用監控攝像頭拍下車輛情況,還能對駕駛員進行人臉識別,并通報給相關部門。即使出現貨運車輛逃跑行為,事后追責也比較容易。 新舉措 明年起超載車禁上高速 記者獲悉,明年1月1日起,貨車可以直接通行ETC車道,實現高速公路不停車快捷通行。同時,為避免貨車超限超載上高速,相關部門將在各大高速路入口安裝計重系統,對超限超載的貨運車執行禁入。今年10月25日起,廣西所有高速路入口稱重項目已開工建設,至11月1日已完工212套,預計本月底前將全部安裝完,下月底前完成對接調試。 11月6日,記者在南寧八鯉收費站、新江收費站看到,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計重系統吊裝施工。廣西貨運車入口稱重項目南寧片區負責人李詩榮介紹,截至當天,南寧周邊共有31個收費站入口完成軸組秤安裝,接下來將進行調試。 李詩榮稱,此次安裝的計重系統,可以實現貨運車輛不停車,直接稱重。車輛過秤時,計重系統會將相關信息顯示在屏幕上,包括車貨總重量、長、寬、高、車牌號、車型等。一旦超載超限車過秤,屏幕上方的報警器就會報警,工作人員現場對超載車勸返,禁止上高速路。 自治區高速公路管路局路政科科長李衛說,新計重系統啟用后,被測出的超限超載貨運車輛需要直接掉頭離開高速路入口,或者過閘后在收費站的內廣場掉頭。如果車輛不按要求離開,惡意沖卡強行進入高速路,車輛、車輛駕駛員、車輛所屬企業等都會被納入聯合治超系統的黑名單。涉事車輛將成為主管部門重點監控對象,一年內禁止上高速路。 據悉,明年起,除了惡意沖卡,車輛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也會被列入黑名單:屢次違法超限運輸、拒不接受處理、逃逸拒檢、暴力抗法等。 桂西公路管理局工作人員說,上述措施意味著,從明年起,超載車只能走國道、省道。屆時,公路管理部門將加強公路養護,同時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大力度治理超限超載。
[ 各方聲音 ] 專業人士: 治理超載 要常態 有業內人士稱,在治理超載方面,我國的制度是完備的,但是監管和執行不給力。 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彭立文說,治理超載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常態化。從法律層面,應像治理酒駕一樣治超,從重從嚴處罰,讓超載者為超載行為埋單。至于不超載就虧錢的說法,相信只要把超載的漏洞堵上,市場會做出相應的調節。 貨車司機: 從嚴治超 平安掙錢 在隆安縣那桐鎮附近一個加水點,常年駕駛貨車的司機龐師傅說,其實司機也不愿意超載,超載不僅加劇車輛損耗、費油,還不安全。“我們也有家人,超載時遇到緊急情況很難避險,誰也不愿意拿命去掙錢”。 龐師傅支持從嚴治理超載,“希望不是一陣風。如果今天有事故嚴一點,明天沒問題了又松一點,就只會越治越超。要一視同仁,從貨運企業到發貨和收貨企業都管起來,不能只罰司機。大家都規范了,才能平平安安賺錢”。 物流企業: 綜合治理 良性發展 南寧一家物流企業的負責人說,物流事關國計民生,治超要看相關部門的力度,更要看管理水平。畢竟,很多人的生計都在道路運輸行業里,又有那么多的貨需要運輸。另外,超載時,一輛車運了六輛車的貨;治超后,六輛車只運輸以前一輛車的貨,道路會不會更堵?物價會不會漲?需要統籌考慮,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還有業內人士稱,嚴厲治超會導致運費急劇上漲,這其實還是因為過去治標不治本,沒有形成多部門、全環節的治理,導致超載越來越嚴重,甚至形成行業內惡性競爭。要綜合治理,讓整個運輸行業回到良性發展的軌道上來。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