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圖片頻道 > 高清圖集 > 正文 |
我在現場 | “南寧香蕉”坐上無人機飛出山 |
2025年10月20日 15:19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萬一鳴 通訊員李霄榆 譚蘭香 編輯:潘登 |
視頻攝制:記者 萬一鳴 10月18日上午8時,南寧市邕寧區百濟鎮紅星村壇里坡,山坡間3000畝蕉林連成一片綠色海洋。伴隨機器轟鳴聲,一陣旋風從寬厚的蕉葉間刮過。十幾秒后,懸停高空的無人機吊住一大串翠綠的香蕉,輕松跨越成片蕉林,把它精準交到運輸軌道的工作人員手上。 工作人員在運輸索道下接應無人機吊送來的香蕉。通訊員 滕忠 攝 工作人員在運輸索道下接應無人機吊送來的香蕉。記者 萬一鳴 攝 “香蕉從離樹到運送、分揀、包裝,全程不碰地面,極大減少香蕉表面果皮擦傷,保證高品質。”廣西綠美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新輝是這片香蕉園的負責人,站在蕉林間的運輸索道下,他接過一串無人機吊送來的香蕉,用繩子把它固定在掛鉤上,看著數百公斤香蕉順著鐵索快速往分揀中心滑去。 分揀中心內,一條無傷化采收流水線一頭連著運輸索道,一頭對接標準化清洗水池和風干真空包裝箱,“一串香蕉從離樹到裝車,通常僅需半小時,實現采收即發貨。”高新輝說。 工作人員在包裝香蕉。記者 萬一鳴 攝 當天是這片香蕉園開園采收的第一日,高新輝忙碌地接待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一位來自黑龍江的收購商尤其看重果的外形與品質,他與記者分享,“無傷的采收流水線既保證了香蕉的高品質,又能快速發貨,我們采購來準備銷往北方省市的高端商超及出口俄羅斯。” 高效的無傷采收流水線。記者 萬一鳴 攝 高新輝是邕寧區引入無人機運輸香蕉的先行者,2025年1月,壇里坡這片空空的山地上才開始種下香蕉苗,高新輝馬上就在山間建起千米長的運輸索道。“建設這樣一條采收流水線的成本一定比傳統人工運輸低嗎?”記者向高新輝提問,“過去14個人工采收一天才能裝滿一掛車,現在三臺無人機、三個人工就能搞定。”一旁的無人機飛手尹恒濤搶答到,23歲的他帶領著8人的“香蕉飛手”團隊,幫助全國各地的蕉園進行無人機運輸。 “機械化、智能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趨勢,也有利于我們產出優質香蕉,在市場上賣出好價錢。”高新輝補充說,除了在采收方法上改良,他還從源頭保障香蕉品質,選擇種植抗病性強、口感佳的“桂蕉1號”品種,配備先進灌溉和施肥設備,采用自動滴管技術,實現了水肥一體化精準供應。科學管護讓“南寧香蕉”產量與品質雙提升,3000畝的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年產香蕉將達1.2萬噸。 3000畝的香蕉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通訊員 滕忠 攝 下午2時,一箱箱印著全英文包裝的“南寧香蕉”已裝滿掛車,朝著區內外商超、水果市場駛去。未來,高新輝計劃把壇里香蕉園區向周邊拓展面積5000畝。完全建成后,園區種植、經營、銷售等年收入將達5000多萬元,采摘高峰期每日用工人數達300人,直接吸納勞動就業和季節性用工人數1000多人。公司還以地租、勞務、入股超額分成、獎勵等保障流轉土地農戶的收益,形成農民收入增長與公司發展同步的良性聯結機制,帶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