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專題 > 焦點 > 壯美廣西·新山海經 > 特別報道 > 正文 |
壯美廣西·新山海經㉓丨母親樹下心常傍 |
2024年10月20日 07:48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作者:王艷群 鄧琳 編輯:潘曉明 |
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 王艷群 通訊員 鄧琳 深秋,山外依舊烈日高懸。從全州縣城出發,沿蜿蜒山道一路前行,記者進入海拔970米的高寒山區——東山瑤族鄉六字界村。 視頻剪輯:王希 “哇,好大一棵樹,都頂到天了!” 行至村子后山山腳,還未來得及體味山中秋涼,耳邊便傳來一聲驚嘆。 抬頭望去,一株參天古樹傘冠高擎,鶴立雞群。 全州縣林業人員正對這棵千年南方紅豆杉古樹進行樹體測量和生長情況檢查。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 王艷群 攝 “這是棵南方紅豆杉古樹,高近30米,胸徑6米,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同行的全州縣林業局綠委辦負責人唐堅強打趣說,“別看它綠意盎然、朝氣蓬勃的樣子,像個小姑娘,卻已是1200歲高齡!” 千年荏苒,這棵古樹扛住了多少風霜侵凌、雷擊斧斫。樹與人相望相守、相伴而居,人世間多少吉光片羽、悲歡離合,都凝聚在樹的年輪里和枝葉中。 在家,村里人到古樹下轉一轉,心里便會熨帖些;出門,古樹就成了家的標志,想起樹就想起家,想起當年穿開襠褲時,在樹下打陀螺、捉迷藏的童年。 “記得10歲那年,我跟著母親來到古樹下,不知哪里飛來一群喜鵲,從樹上抖下如山葡萄般大的紅果果。母親說,這是大樹饋贈的‘母親果’,我試咬一口,香中帶甜。”外出工作多年的盤福東老人回鄉時,第一時間來到古樹下細細端詳,就像看望自己的母親,依稀記得當年的情景和滋味。 樹若可語,字字講來,皆是傳奇。 “村民早已把這棵古樹當成了母親樹。一代代人,像對待自己生命一樣呵護著她。”村黨支部書記王定紅介紹。 紅豆杉,是歷經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生長緩慢,數量稀少。樹生千年,更是難得。20世紀90年代,科學研究發現,紅豆杉屬樹皮中的紫杉醇具有抗癌功效,價比黃金,這引來了外界不懷好意的覬覦。 那些年,曾席卷國內所有紅豆杉生長地的“剝皮風波”,也刮向這棵母親樹。盡管村民細心呵護,但仍有4條根脈,被人在夜里截斷偷走。 “上門求購的可多了,有的從很遠的地方趕來,村里德高望重的長輩家,門檻都快被踏破了。”當年發生的種種,村民盤家安老人記憶猶新。一外地老板開出700萬元的高價,挨家挨戶游說,卻被村民懟得啞口無言:“這是我們的母親樹,誰會拿刀砍自己的母親呢?誰要砍,我們就和誰拼命。” 人禍方弭,天災又至。 2000年5月,距她僅百米之遙,一棵500多歲的古杉樹,在一陣雷鳴電掣中倒下,好在母親樹有驚無損。后來在冰凍災害中,她被壓斷兩條枝干,也堅強地活了過來。 再也不能讓她受傷害了!2018年11月23日,村民自愿發起捐款保護古樹活動,為古樹撰文立碑、砌石圍護。村里將古樹保護納入村規民約,舉全村之力守護母親樹。 政府部門也給予她重視和保護。 “我們每月至少對她開展一次以上巡護監測,及時處理安全隱患,延長她的生命周期。”全州縣林長制工作站站長蔣永明介紹,全州林業部門已依照《自治區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建立數據檔案、明確坐標,掛牌實行特級保護。 子孫相伴共成長,母親樹下心常傍。 每年國慶節之后,她便迎來果實成熟季,一粒粒紅豆點綴枝頭,一抹抹中國紅,仿若火焰在燃燒。 “17歲入伍那年,樹上那抹紅,指明了我前進的方向,也點亮了歸鄉的路。”母親樹下,盤福東老人動情地講述著往事,“父親在古樹下送別時叮囑我,樹高百丈,葉落歸根。” 再回鄉,已是古稀之年。盤福東寫下一首詩: 母親樹下鄉愁濃,無論何方夢里逢。生養之恩銘心間,故鄉溫暖永不衰。 報紙版面截圖 點擊下方圖片鏈接進入專題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