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南寧8月30日訊(記者 楊康)8月30日,廣西自貿試驗區設立五周年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在廣西新聞中心舉行。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自廣西自貿試驗區設立5年來,國家賦予的120項試點任務全面實施,累計形成169項自治區級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區復制推廣,其中54項全國首創,7項獲海關總署批復備案,2項入選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
據了解,國家349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廣西基本實現全面復制推廣。如在推動高水平制度型開放上,我們建設中國—東盟經貿中心,已入駐69家機構,涵蓋1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南寧國際商事法庭,設立中國—東盟庭審中心,集聚國際司法、公正、仲裁、民商事調解等法律機構,助力廣西企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據介紹,廣西創新“邊民互市+落地加工”改革和進境水果“分層查驗+承諾提離”等模式,廣西自貿試驗區外貿從2020年的1778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3064億元,年均增長19.9%;廣西邊民互市貿易規模5年來穩居邊境省區首位。推動恢復跨境勞務合作試點,破解中越邊境用工難問題。
五年來,廣西自貿試驗區以不到全區萬分之五的土地面積,累計實現全區37.5%的實際使用外資和38.5%的外貿進出口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由2020年的559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1123億元,年均增長26.2%;稅收收入由2020年的43.5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128.3億元,年均增長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