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專題 > 焦點 > 機遇運河——行走平陸運河·廣西日報特別策劃報道 > 主題報道 > 正文 |
行走平陸運河⑥丨運河來到家門口!靈山縣百年古村這下“藏”不住了 |
2024年05月29日 07:21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黃富 編輯:潘曉明 |
平陸運河建設今年進入關鍵之年。為進一步記錄好、報道好這一“廣西所盼 桂運所系”重大工程的進展情況,廣西日報社組成平陸運河報道戰隊,5月中旬深入平陸運河建設現場開展采訪調研。廣西日報即日起開設“行走平陸運河”專欄,多角度呈現世紀工程建設中的恢宏場景、精彩瞬間、動人故事。敬請垂注。 記者 林亮 王希 韋元科 攝/制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黃富 5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靈山縣陸屋鎮企石垌村時,夕陽正盡情地灑落,給村子涂上了一層光。村口的古荔枝樹上,果實若隱若現。 知道記者要來,村干部周元香已經等在村口。他滿面笑容,把記者引到涼亭。 削坡拓土、橫空出世的平陸運河,就橫亙在涼亭邊。 村前的陸屋西江河段,當初20余米寬,如今已拓寬到30米;原來隆起的坡地,變成了船閘基坑,挖深到52米。順著河道眺望,隱約可見若干塔吊“腦袋”,那是企石樞紐施工正酣。一行白鷺,在河道上空振翅飛過…… 陸屋鎮副鎮長陳先劍說,企石垌村是百年古村,隨著運河開建,這個190多戶人家的村子,開始了“運河興村”的角色轉變。 鳥瞰靈山縣陸屋鎮企石垌村。記者 徐天保 攝 2022年8月起,周邊很多村民加入平陸運河建設大軍,在家門口就能務工,增加了收入。張春玲就是其中一員。她告訴記者,如果按月簽合同,每月收入超過3000元;打零工,每天可收入200元至300元。“如果是技術工的話,收入可以過萬元呢!” 以工代賑的“平陸務工”模式,解決了“找工作”和“難找人”難題。 不只用工,航運、防洪、供水、灌溉……平陸運河來到家門口,能帶來的好處多多。“關鍵還是先把打基礎的工作做實。”陳先劍樂呵呵。 在企石垌村規劃總平面圖前,周元香向記者描繪:村前的古池塘要改造為游泳池,村中200多年的古宅群,要保護修葺;村兩側17株百年荔枝樹,也要養護好……按照規劃,村里正張羅著盤活資產、修葺鋪面出租、發展飯店民宿。 “記者朋友,到我們村里轉一圈吧。”周元香說。記者繞過干凈整潔的微公園,踏上透水青磚鋪設的小巷,穿過寬敞明亮的休閑廣場。淡淡的炊煙彌漫風中,歡快的廣場舞音樂從村口傳來,孩子們騎著花式自行車競逐耍酷…… 正坐在屋檐下逗著孩子的周元浪,與周元香是堂兄弟。見記者路過,他忙起身來,熱情地打招呼。說起村里環境的變化,他話里透著歡喜:原本破舊的房屋翻新了,雜亂的院落整齊了,一些閑置的宅基地、空閑地也種上了樹種上了花。“建運河以來,村子每天都有新變化!” “依運河興村,關鍵還是要抓產業發展。”陳先劍信心滿滿。他告訴記者,等企石樞紐觀光平臺建成后,這里肯定會成為運河游的重要節點,如果進一步與規劃布局的運河產業示范帶互聯融通,村里的發展空間會很大。 繞村一圈,再回到村口,同事開始操作無人機航拍平陸運河建設場景。一群孩子好奇地圍攏過來,東問西問。 8歲的周忠鐿扯住了記者:“叔叔、叔叔,運河的水甜嗎?” “你說呢?” “像荔枝一樣,甜吧?” 一溜煙,他跑遠了。 報紙版面截圖 點擊下方圖片鏈接進入專題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