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全市5240個網格點開展工作
“志愿紅”閃耀北海抗疫一線
廣西日報記者 奚振海 藍永前
一座美麗的城市,必然有著文明的內核。這個夏天,正在朝著創建全國文明城努力奔跑的北海市,因為那一抹鮮艷的“志愿紅”,而令人溫暖和感動。
“全市在‘桂志愿’注冊的志愿服務隊有2800個。”北海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北海市“7·12”疫情發生后,該市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和廣大志愿者迅速行動,下沉全市5240個網格點,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一道道令人安心的“志愿紅”,筑起了一座座堅不可摧的“紅色堡壘”。
聞令而動,凝聚抗疫心
不論黨員還是群眾,不管年幼還是年長,不管是土生土長還是短暫旅居,這一刻,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疫情防控服務點,“黨員志愿者”的袖標異常顯眼,給人力量。
疫情發生后,北海市廣大黨員積極響應市委組織部要求,就地就近轉為疫情防控志愿者,迅速投入社區(村委)防控點,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
他們逆向前行。7月12日,最先發生疫情的金癸市場等相關區域被劃為高風險區后,急需志愿者參與防疫工作。“收到!”“馬上集合!”……無需動員,各級各類黨組織紛紛挺身而出,黨員志愿者迅速到達指定防控、檢測點。
星彩小區與最先發生疫情的金癸市場僅一墻之隔,也首當其沖地成為高風險區,實施封控管理。小區里的黨員首先行動起來,組成志愿服務隊,主動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維持秩序、分發物資、派送快件、清運垃圾……
“青年人,請出列!”7月12日,共青團北海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協會向廣大青年發出防疫志愿者招募令,推文在半天內閱讀量超“10萬+”,3000名志愿者迅速就位。來自廣西藝術學院的大學生林昇,原本計劃暑假返鄉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面對疫情,他迅速轉變角色,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
當前,北海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疫情發生后,北海市迅速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組織體系轉化為疫情防控組織體系,158個創城責任單位的黨員干部職工,全部變身為疫情防控志愿者。
文明的力量在凝聚。北海市各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以及廣大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先進模范踴躍投身抗疫一線。自治區道德模范、中國好人田本乾,主動聯系社區,免費為疫情防控工作人員提供餐食和糖水,連日來已累計送出愛心餐和糖水5000多份。
為保護志愿者,也為了讓他們更好服務疫情防控工作,北海嚴格志愿者崗前培訓,為志愿者提供服裝、口罩等必備防護用品,購買活動意外保險。通過“桂志愿”小程序記錄他們的服務時長,并及時提供服務證書證明。
逆向前行,下沉最前線
在北海市“五包一”的社區防控體系中,志愿者和街道(鄉鎮)干部、網格員、基層醫務工作者、民警一樣,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他們堅守崗位、日夜值守,為疫情防控奉獻力量。
志愿服務,把個人微小的力量凝聚成磅礴的志愿精神。朱文春是北海市財政局的一名定向選調生,她的工作,從疫情防控志愿者開始。7月12日,她來北海向單位報到,卻遭遇了疫情突發。得知需要志愿者時,她二話不說報了名。“只要有需要,我哪里都可以去。”盡管還帶著剛走出大學校園的青澀,但她在同事的幫助下,在疫情大考中快速成長。
沒有誰生來勇敢,但他們依然選擇了責任和擔當。7月19日,位于北海職業學院北校區體育館的氣膜實驗室投入使用,并向學校教師招募核酸檢測志愿者,短短1小時,就收到80余名教師的報名信息。“一開始聽說接觸標本,我是有點害怕。但來到實驗室,周圍都是醫護人員和小伙伴們繁忙的身影,我就忘記了害怕。”在實驗設備的“叮叮叮”聲中,該校機電工程系教師志愿者梁光松,守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
更多普通人挺身而出,與這座城市共進退。廣西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的韓國光,匆匆為因腦梗住院的父親辦理完入院手續,就馬不停蹄地出現在志愿者崗位上;從黑龍江來北海定居的關文國,每天開著私家車到北海南洋大酒店無償服務;北海潤捷城市公共交通運輸有限公司成立抗疫應急保障車隊,70名經驗豐富的的哥的姐,積極參與疫情防控交通運輸保障工作。
眾志成城,溫暖一座城
“當有人需要幫助時,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疫情之下的城市,暫時遭遇了很多困難。“志愿服務崗”如同一盞照亮暗夜的明燈,人群中穿梭的志愿紅,讓人心始終溫暖。
“能為抗疫出一份力,是我一輩子的驕傲……”這是一位普通志愿者小李的微博記錄,也是每位志愿者的心聲。小李的工作很簡單,每天為居民們扛水、送菜、遞包裹……可她的工作又那么不簡單:她和另一個志愿者值守的小區,每天要送的各類物資多達3000件,試想一下,這是氣溫高達30多攝氏度、站著不動都出汗的夏天,而她是一個在家幾乎不用動手的小女孩。當前,北海的物資保障總體充足,但在末端配送上遭遇了一定的困難,正是小李這些最普通的志愿者,讓平凡的工作變得意義非凡。
誰還不是個寶寶呢,可是戰疫讓他們更強大。在志愿服務工作中,開展宣傳教育,進行人員登記、秩序維護、咨詢引導等工作,費心費力。
志愿者的心始終和群眾在一起。7月26日,在海城區驛馬街道半坡村值守點值守的志愿者,接到一名村民求助:家中孕婦羊水破了。志愿者立即開展援助行動,大家邊安撫孕婦,緊急呼叫救護車,協調開啟綠色通道,同時做好人員出入登記等手續,將產婦順利運送到市婦幼保健院。當晚,孕婦順利產下一名健康的男嬰,母子平安。
北海市紅十字救援隊組建心理疏導志愿服務隊,通過北海市疫情防控心理咨詢服務熱線,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在線咨詢服務,開展心理危機干預、緩解心理壓力;北海市女企業家商會的志愿者們,化身家政大嫂,每天的工作就是為新世紀大道、南京路、江蘇路等處封控小區獨居老人等采購生活物資;北海建筑建材行業協會的志愿送冰車隊,則每天滿載冰塊出發,前往市區各核酸采樣點、疫情防控點送清涼。
星火成炬,眾志成城。志愿者們用自己的行動照亮了他人,也讓北海市疫情防控不斷向好,目前已進入掃尾階段,正常生產生活正在有序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