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知民情、解民憂、幫民富,用自身行動給村民作了榜樣,贏得了村民的信賴和擁護……”今年以來,玉林市陸川縣廣大農村正發生著喜人變化。陸川縣以開展“五大黨員領跑示范戶”創建活動為抓手,通過設立“兩江治理建設”“產業發展建設”“傳承客家文化建設”“美麗庭院建設”“平安建設”等“五大黨員領跑示范戶”,“喚醒”農村黨員,充分激發農村黨員活力,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難題,引領基層群眾走上鄉村振興新征途。
截至目前,陸川縣共評出2500多戶“五大黨員領跑示范戶”,推動解決困難問題1800余個,有效推動了基層黨建“五基三化”攻堅年行動見實見效。
有崗有責,變“無職”為“有職”
“作為一名農村普通黨員,我們過去帶頭做事缺少動力。現在支部提出可以申報‘五大黨員領跑示范戶’,能為村里貢獻自己的力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米場鎮樂寧村車田隊賴弘信如是說。賴弘信是一名73歲老黨員,雖然上了年紀,但依然精神抖擻,他大力發展山羊養殖業,目前養殖規模已達200多只。過去,賴弘信雖然想為村里辦點事,但考慮到自己的“無職”身份,只好作罷。現在,賴弘信申報了“產業發展黨員領跑示范戶”,不僅有了施展才能的舞臺,還能帶動群眾一起致富。在他的影響下,附近有4戶農戶也養起了山羊。
據了解,米場鎮共有10名無職黨員主動申報了“產業發展黨員領跑示范戶”,積極投身村集體經濟發展,發展特色水產養殖150畝、發展橄欖樹種植40畝,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陸川縣“五大黨員領跑示范戶”以自薦或推薦、考核、公示、評選認定的流程產生,通過村黨組織提出初評意見,鎮掛村領導、村“兩委”干部、駐村干部等集體商定,鎮黨委審定的程序確定。每個黨員領跑示范戶崗位都設定有相應的義務,解決了普通黨員經常處于“無責、無事”狀態,促使普通黨員“有崗有責”,始終保持黨員先進性。
有上有下, 變“有位”為“有為”
要問良田鎮石垌村黨委書記陳鐵文最高興的事,還得數石垌河河水越變越清了。
“天氣越來越熱了,容易滋生水藻,我每天都巡查河道,維持河面及河岸潔凈。”自去年被任命為九洲江石垌河石垌村段的河長后,陳鐵文率先垂范,每天堅持巡查河道,做好巡河記錄,并帶頭整頓周邊養殖場和清理河道,每天帶領保潔員清理河道長達數百米至上千米,以不懈的努力默默維護著九洲江的生態環境。今年陳鐵文獲得群眾大力支持,順利獲評為“兩江治理黨員領跑示范戶”。
黨員帶頭示范,群眾積極響應。“生活在河邊,我自己也該出把力。”在陳鐵文的帶領下,全村村民環保意識明顯增強,紛紛穿上水鞋、拿起鐵鏟,加入到水環境整治隊伍中來。“以前的石垌河,又黑又臭,經過時要捂著鼻子走快點,多虧我們年輕有為的村書記下狠勁整治,如今河水清澈多了,臭味也沒了,大家都喜歡飯后到河邊散步。”村民陳東健說。
“五大黨員領跑示范戶”創建活動實行動態管理,由鎮黨委組織對本轄區示范戶進行監測評估,及時掌握示范帶動的效果與情況,對示范作用發揮好、群眾滿意度高的繼續保留掛牌,對發揮示范作用差、群眾意見大、受黨紀處分等情形的予以摘牌,并進行通報批評,做到有上有下,有位有為,充分發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形成“一人帶一戶”“一戶帶多戶”的良好效應。
有聲有色, 變“被動”為“主動”
“能夠進一步發揮老有所為的作用,能為我們村盡一些微薄之力,感覺生活得比較充實。”大清早,趁著大家還沒出家門干活,將近50年黨齡的呂晉均總要到烏石鎮龍化村竹根窩屯轉一轉。呂晉均從2020年開始便主動承擔起了打掃路面的工作,他不僅要把路面的垃圾清掃干凈,還義務幫忙填補、硬化路面,動手粉刷美化墻面、清理殘垣斷壁。在得知村里召開會議倡議大家集資提升鄉村風貌后,他積極響應號召,挨家挨戶做好宣傳動員,還把平時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2000元捐了出去。呂晉均今年獲評“美麗庭院黨員領跑示范戶”。
“把路邊的這些雜草除了,路面干凈整潔,讓人心情舒暢。”在呂晉均等黨員的帶動下,廣大黨員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竹根窩屯的村容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周圍有個老黨員,我們每天堅持跟著他學,做好村屯和房前屋后的環境衛生,現在村里環境比以前好多了。”對此,村民深有感觸。
今年,陸川縣首個屯級黨群服務站在烏石鎮龍化村竹根窩屯成立,大大提升了竹根窩屯黨支部服務群眾的能力。“開展‘五大黨員領跑示范戶’創建活動,找到了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結合點和突破口,現在一打電話,黨員積極響應,干工作特別帶勁,都愿意為村里干點實事。”龍化村黨總支部書記李榮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