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專題 > 媒體行 > “脫貧攻堅回頭看 鄉村振興向前走”云觀廣西采風活動 > 采風路線 > 河池 > 正文 |
登金移民新村:扶貧搬遷展新顏 村民安居又樂業 |
2022年03月15日 23:11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陶潔 編輯:鄧達 |
廣西新聞網河池3月15日訊(全媒體報道組)美麗整齊的連片小樓依山而建、平坦寬闊的水泥路連通各戶……3月15日,“脫貧攻堅回頭看 鄉村振興向前走”全國重點網絡媒體云觀廣西采風團走進都安瑤族自治縣安陽鎮蘇利社區登金移民新村,了解該地如何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鄉村風貌提升、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三大“抓手”,因地制宜讓人民群眾生活更幸福。 航拍安陽鎮蘇利社區登金移民新村。廣西新聞網記者 胡兆雙 攝 據了解,安陽鎮蘇利社區登金移民新村是樂灘庫區移民搬遷安置點,也是都安瑤族自治縣鄉村振興示范型村莊,共有111戶415人,耕地面積約為378畝,產業以多羊聯養、種桑養蠶為主。 安陽鎮蘇利社區登金移民新村。廣西新聞網記者 謝琳琳 攝 因戶施策保障扶持 “多虧了政府的指導,鼓勵我到縣城打工、還幫助我老公考電焊工證并介紹省外的工作,現在一家四口人還住上了新房子,我們的生活是真的好起來了!”藍利婉一家是蘇利社區登金移民新村2014年脫貧戶,原以種桑蠶為生,受疫情影響種植收入低微。2020年,藍利婉在社區的指導介紹下嘗試到縣城務工,如今她已成為都安縣城里的一名家電電商直播主播,一年收入能達到5萬~6萬,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改善。藍利婉自豪地說道:“雖然曾經生活很苦,但因為有政策的支持和我們自己積極的心態,才過上現在有好工作、好房子的生活,成為全村最‘靚’的仔!” 脫貧戶藍利婉搬遷后的新家。廣西新聞網記者 謝琳琳 攝 藍利婉一家生活的改善,是登金移民新村因戶施策、保障扶持脫貧戶生活的一個縮影。據了解,登金移民新村建檔立卡脫貧戶共9戶42人,于2020年均已實現脫貧。登金移民新村結合實際,通過鼓勵農戶自主申報、針對性指導動員、常態化預警排查等措施,確保脫貧戶不返貧。針對9戶建檔立卡脫貧戶,通過引導指導脫貧戶種桑養蠶發展農業生產、介紹動員勞動力農閑時到縣城務工或到登金移民新村奧立養殖專業合作社打零工、選聘公益性崗位、養羊分紅等多種措施,提高脫貧戶收入,確保脫貧戶不返貧。 農房風貌提升塑形 登金移民新村的水泥路平坦、干凈。廣西新聞網記者 謝琳琳 攝 如今的登金移民新村,房子外立面統一設計,融入了瑤族元素,極具民族特色;水泥路平坦干凈,從村口通往各家各戶,道路上不再出現垃圾成堆的現象......村景美如畫的和諧景象映入眼簾。 2020年以來,登金移民新村堅持黨委主抓、黨員入戶,做實政策宣講,做通群眾思想,以坡屋頂、立面為重點對民房風貌進行改造提升,投入約400萬元,改造提升111棟。同時結合“三清三拆”完成周邊環境綜合整治,打造獨具特色的田園生態村莊。 登金移民新村的風貌變化,體現了河池市積極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近年來,河池市積極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工作,開展鄉村風貌提升、污水環境治理、農村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村莊清潔等各項專項行動。據悉,2021年河池市第一批“兩高兩道”示范帶農房改造任務3778棟、第二批任務7399棟和全域基本整治村屯任務7027個均已順利完工。 產業示范帶動做實 在實施鄉村風貌改造提升的同時,登金移民新村還持續鞏固拓展富民產業。安陽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藍建國介紹道,該鎮的主要優勢產業為種桑養蠶、牛羊養殖產業。 安陽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藍建國在接受采風團記者采訪。廣西新聞網記者 謝琳琳 攝 一方面,引進致富能人成立都安登金移民新村奧立養殖專業合作社,拓寬共同富裕新道路。通過帶動致富能人出資150萬元成立都安奧立養殖專業合作社,采用“訂單收購+分紅”“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模式,登金移民新村助農增收成效顯著。目前合作社占地面積16畝,建成羊舍1萬平方米,存欄澳寒羊7000只,代養羊戶固定分紅1000元/年,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年。 另一方面,村里還積極引導農戶自發種桑養蠶,進一步拓展增收渠道。登金新村生產隊長韋萬林說:“村里面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桑養蠶,靠我和我老伴兩人,一年能夠生產十幾批桑蠶,年收入約有5萬~6萬,靠自己也能過上較為富足的生活,已經很滿意了。” 點擊圖片查看《“脫貧攻堅回頭看 鄉村振興向前走”——全國重點網絡媒體云觀廣西采風活動啟動》融媒專題。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