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專題 > 時政 > 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鍛造新時代政法鐵軍 > 要聞聚焦 > 正文 |
五十六萬余件“減假暫”案件全部“清零” |
2021年12月17日 12:52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李賢 編輯:潘曉明 |
原標題: 廣西司法行政系統開展“減假暫”專項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五十六萬余件“減假暫”案件全部“清零”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李 賢 系統治理培根鑄魂,正風肅紀淬煉鐵軍。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以來,廣西司法行政系統深入開展違規違法辦理“減假暫”案件專項整治和司法行政系統頑瘴痼疾專項整治工作,主動破局切入,對全區監獄排查出的問題案件進行全面糾正。截至目前,在監獄糾正層面已完成重點問題案件糾正,實現“清零”目標任務。 自治區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林金文表示,廣西司法行政機關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部署和中央督導組要求,完善刑罰執行制度,厚積刑罰執行公平正義,推進“減假暫”問題整治常治長效,高質量持續推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走深走實。 提前謀劃 摸清底數倒查攻堅 2020年7月,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正式啟動。根據黨中央要求,中央政法委決定,確定5個市本級及4個縣(市、區)的有關政法單位、2所監獄作為試點單位。 這是一場在全國政法系統開展一次刮骨療毒式的自我革命、激濁揚清式的“延安整風”、鑄魂揚威式的主題教育。 廣西盡管不在試點之列,但自治區司法廳黨委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責任感,同步部署開展廣西監獄系統“減假暫”專項治理工作。 這是一項艱巨的排查行動。 時間跨度從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整整20年。“減假暫”專項治理共對45萬余件監獄辦理的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進行了全面倒查。 今年,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全面啟動后,自治區司法廳黨委在前期排查“減假暫”案件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礎上,鞏固經驗、完善措施,并迅速部署對199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辦理的所有“減假暫”案件進行全面排查,將倒查工作擴展至30年。 我區在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中倒查工作全面推進,總共倒查案件56萬余件,共排查出9類有可能涉及違規違法辦理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1137件。 7月13日,在開展違規違法辦理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全面排查整治中,我區相關部門發現已釋放的原罪犯趙某某因裁定書錯誤,實際服刑時間比應服刑時間少9個月。監獄立即召開專題研判會對原罪犯趙某某減刑案件情況進行分析研判,認為此案屬于問題案件,相關部門立即向上級機關匯報并進行案件糾正。經過對其本人和家屬進行法律和政策攻心,趙某某于8月14日到原服刑監獄主動投案,自愿回到監獄執行剩余刑期,順利完成收監工作。 立行立改、敢于擔當、主動作為、主動糾錯,我區司法行政系統“減假暫”案件全面排查工作得到了中央督導組的充分肯定。 系統治理 深查問題清倉見底 廣西司法行政系統以自查自糾、組織查處、專項整治為抓手,聚焦“整治頑瘴痼疾”,精準適用“自查從寬、被查從嚴”政策,穩妥有序推進干警違紀違法問題查處工作,堅決打好頑瘴痼疾整治攻堅戰。 自治區司法廳抽調38名業務骨干組成深度核查小組,按照案件查證、糾錯和追責的閉環核查標準,對廳局聯合檢查應予以糾正“減假暫”問題案件、自治區抽樣評查“減假暫”問題案件、中央和自治區級以上相關單位關注案件進行深度核查。 重點案件掛圖作戰、倒排工期,任務進度細化到每一天,責任落實細化到具體人。自治區司法廳印發制度匯編,建立“一案一卷一報告”核查機制,圍繞篩查、初核、復查、處置四道程序,穩步推進案件倒查工作。 在自治區司法廳指導下,自治區監獄局建立與紀檢監察部門會商制度,主動邀請紀檢監察部門提前介入、共同研判,適時銜接抓好問題案件線索的移交;與公檢法聯合會商制度,對于情況復雜、把握不準的問題案件,主動召開或參加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公安機關聯商會,研究形成糾正意見,加快問題案件整改。 為做好新形勢下刑罰執行工作,宜州監獄、鹿州監獄等六所監獄與相關法院、檢察院召開聯席會議進行探討,對進一步貫徹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統一刑罰執行標準達成共識,為今后刑罰執行工作的推進構建了基本框架。 各單位利用網絡新媒體主動公開頑瘴痼疾整治內容,加強社會監督,“多單位多部門之間聯合”“干部與群眾之間聯合”對頑瘴痼疾開展綜合“會診”,監獄戒毒系統頑瘴痼疾整治和司法行政相關行業治理“療效”進一步顯現。 深化整改 多措并舉長效常治 面對倒查30年來幾十萬件“減假暫”案件前所未有的重大任務,廣西司法行政系統以刀刃向內的勇氣進行刮骨療毒式的自我革命—— 堅持治建并舉,先后制定、修訂了15個規范性文件,進一步織密織牢制度籠子,加強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有效堵塞管理漏洞,從源頭上杜絕人為“暗箱操作”,確保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 出臺《廣西監獄罪犯立功重大立功辦理工作規范(試行)》,完善罪犯嚴重疾病范圍和認定標準,解決當前罪犯立功、重大立功在實體條件認定、立功事實認定、申報審批程序、結果運用、基礎臺賬收集歸檔等方面缺乏規范性的制度依據問題,嚴厲打擊倒賣專利減刑違法行為。 制定《廣西壯族自治區監獄暫予監外執行病情診斷、審查工作規則(試行)》,細化病情診斷工作規范、病情診斷醫學材料規范,繪制病情診斷工作流程圖、審查工作流程圖,采取三重把關制、限時辦結制、一票否決制等制度,多維度預防偽造病情診斷保外就醫問題發生,嚴厲打擊偽造病情診斷證明保外就醫違法行為。 圍繞深查連續減刑、踩點減刑背后的腐敗問題,深入剖析案件背后的腐敗問題及原因,出臺《廣西壯族自治區監獄提請減刑假釋工作規則(試行)》等工作制度3項。 制定全區監獄系統“減假暫”議事規則,明確需按程序經各類會議集體研究,各類會議設置介紹情況、提出建議、問題問詢、發表意見、會議總結、作出決議環節,充分審核罪犯計分考核、行政獎罰、特崗審批和適用情況等,完善內部權力監督制約機制。 緊盯關鍵領域、關鍵環節,研究完善《廣西壯族自治區監獄計分考核罪犯工作規則(試行)》等32個執法類工作制度,實現罪犯從收監、改造崗位安排、計分考核、日常管理、考核結果運用到“減假暫”提請、釋放等服刑改造各個重要環節通過制度約束和規范形成閉環管理,健全執法司法制約監督機制,從源頭上防止違紀違法問題發生,營造良好執法司法環境。 此外,針對“社區矯正力量相對薄弱、專業化程度不高”問題,廣西加快全區社區矯正一體化平臺升級建設,平臺資源配置工作已經完成,系統數據導入、模擬運行測試、業務流程融合等工作有序開展。 積極融入廣西政法機關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臺建設,推動部門間網絡互聯互通,及時準確傳輸有關法律文書,加快構建公正高效的社區矯正執法監督體系。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