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滾動新聞 > 正文 |
廣西自然科學研究又有新進展:“廣西琴蛙 ”認識一下 (2) |
2021年09月10日 07:56 來源:南國早報客戶端 作者:劉豫 編輯:潘曉明 |
|
▲ 廣西琴蛙。 廣西自然博物館供圖。 近年來,聯合團隊對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棲動物開展了調查研究工作,對分布在大明山的一種琴蛙種群進行研究。經過對比較形態學、分子生物學、生態學、聲譜學和動物地理學等方面的研究,發現其為琴蛙屬一新種,命名為“廣西琴蛙”。這種琴蛙的叫聲,也有著自己的特色:聲音低沉且拖長。 莫運名告訴記者,廣西的琴蛙屬物種共有4種,其中,分布于桂中地區大瑤山的為瑤琴蛙,分布于桂東北地區都龐嶺一帶的為湘琴蛙,分布在桂西北地區九萬山周邊的為廣西新紀錄的雷山琴蛙,而分布在桂南地區大明山保護區的,正是此次發現的新種類——為廣西琴蛙。“我們這次將琴蛙的種類進一步劃分,也從某種意義上證明,此前華東、華南、西南兩棲類動物物種多樣性被嚴重低估,今后將會得到更多的重視,有助于廣西自然科學研究工作的推廣和研究。” 廣西琴蛙的發現,讓自然科學界為之興奮。莫運明透露,為了配合這次琴蛙新種類的科普工作,廣西自然博物館還組織了“蛙蛙攝影大賽”,鼓勵更多攝影愛好者去捕捉自己身邊青蛙的鏡頭。這些科普工作的推進,是為了讓越來越多的人們能夠明白,一只小小的青蛙,也是考量當下城市生態環境發展的重要指標。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