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金陽路匯東星世界小區,一輛電動車違規停在機動車旁邊。
南寧市機械廠北生活區存在“飛線”充電現象。
部分老舊小區管理依然欠佳
在一些廉租房、商業小區、老舊小區內,記者也調查了電動車的管理狀況。盡管每個小區都有電動車統一停放點和充電點,但電動車停放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這與小區硬件、住戶構成息息相關。
7月中旬,記者來到南寧市高新區豐達路公共租賃住房,只見一樓架空層為停車場,幾乎都用作電動車停車區,墻上貼著“電動車按車位停放,違者鎖車處理”的告示。有租戶說,該公租房共有6層,沒有電梯,因此沒人會將電動車抬上樓。在仙葫大道南側保障性住房內,每棟樓的地下都有寬敞的電動車停車、充電區,記者隨機“掃樓”,未發現有電動車上樓。原來,從地下停車區到電梯間之間,有兩個高約20厘米的門檻,足以讓電動車主望而卻步。不過,記者還是發現有多輛車停在出入口邊的停車線外。
此外,記者還走訪了一些10年內修建的高層小區。在秀靈路萬匯華府、魯班路同和慧源小區內,都有統一的電動車停車區。一名同和慧源的業主告訴記者,幾年前,常看到有人將電動車推上樓,后來物管進行嚴管,大家才意識到這種做法不安全。此前,物管要求電動車一律停在停車場入口的電動車區,現在,單元樓下也劃定了電動車停車位。不過,記者發現,還是有人將電動車停在劃線停車區外。電動車主黃女士說:“目前,單元樓下的電動車位已不夠用,因此一些業主就把車停在劃線外。”
一些老舊小區的管理欠佳。在南寧市機械廠北生活區的紅磚樓房前,是一排約50米長的電動車車棚,其中25米設置了智能充電樁,棚頂還懸掛著“電動自行車警示案例”,但記者發現了兩條“飛線”,其中一條正在給一輛老舊電動車充電,發出“嗡嗡”的響聲。一名正要騎車的年輕租戶說,20米開外的充電樁“太遠”了,自己用“飛線”充電是為了圖方便。據該生活區居民介紹,該小區沒有物管,一些小區事務是由社區代管的。
上一頁 |
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