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1日電 (記者 應妮)大幕拉開,幾根白色的長幾何光柱將舞臺背景分割,宛如在漆黑的夜里出現的幾道光,從縫隙中透過,來到觀眾眼前。銳利的線條,對比鮮明的色調,奠定了整部作品的審美基調。觀眾們凝視著舞臺,被這種凝練的戲劇開場所吸引。
作為中國國家話劇院慶祝建黨百年“紅色演出季”展演劇目之一,由院長田沁鑫任總導演的話劇《紅色的起點》6月30日晚在京首演。
劇中,演員一人分飾多角,在跳進跳出中扮演或者呈現具體的場景,演員們利用椅子不同的擺放位置,或參差或整齊地站立和坐著,群像式地向觀眾講述和重現這一段恢弘的紅色歷史故事,他們在歷史講述者與歷史人物的角色身份中不時切換,引領觀眾了解中國共產黨初創時期的歷史,宛如黨史博物館的解說員一般,為大家呈現一臺生動的“黨史課”,觀眾在身臨其境的感動中,多次在上演重要歷史節點的時刻爆發出熱烈掌聲。
青春洋溢的演員們身穿極具中式設計感的現代套裝,展現著歷史人物們青春而飽含理想的風貌。帶有電子音樂等元素的配樂讓作品充滿了質感。
結尾部分,演員們錯落地站著或坐在舞臺上,齊聲高唱:“我們的模樣,映照在夢想的墻上,從天真浪漫的最初,到擁抱一切的遠方。”話劇《紅色的起點》是一場當代年輕人與百年前歷史的一場隔空對話,一次握手,一份誠摯的心靈相約。
年輕的演員們,在劇中不僅僅代表著角色故事中的一個或某個人物,更是代表了當時不愿意受壓迫、不愿受欺負的中國人,代表了那一批有熱血干勁、勵志要救國的一群人;而在結尾時刻,他們似乎又成為了他們自己,成為了舞臺上這一群平均年齡不超過二十五歲的、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成為了向革命前輩學習、致敬的新時代青年。同一個舞臺,不同的時代,卻是一樣的青春,一樣的朝氣蓬勃,充滿理想。
中國國家話劇院青年演員董暢說,“作為一個演員,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樣莊重的日子里,能夠參演這部劇,為百年華誕獻禮感到很榮幸。希望這部戲演出時能讓觀眾感受到1921年的熱血青春。重現他們的偉大,讓更多人了解到這段歷史。我們當代年輕人會不忘初心,凝心聚力,行遠自邇,篤行不怠!”
該劇以作家葉永烈的長篇紀實作品《紅色的起點: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實》為創作藍本,為了將原著46萬字的內容生動呈現在舞臺上,主創團隊參考大量珍貴史料和歷史內容,采用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紀實手法,結合大量珍貴的史料和歷史內容,融合運用詩歌、歷史、紀實、多媒體等多種表現形式,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的歷史過程。
該劇有著新銳鮮明的戲劇風格。舞美設計不追求還原實景,而是以桌椅分割舞臺空間,將極簡風格的寫意式設計體現得淋漓盡致。十幾塊多媒體電子屏環構成舞臺上重要的視覺元素,時而展現歷史圖景,時而烘托戲劇情感,為觀眾帶來新穎的視覺體驗。泛黃的視覺資料宛如久遠的歷史記憶,行動中的演員們也像是在歷史中穿梭。直角線條的舞臺元素寓意著革命者堅定的信念感,紅色與黑色為主色調的舞臺代表著在黑暗的環境中,黨用紅色初心開辟出的光明之路。
田沁鑫表示,選在“七一”檔期推出話劇《紅色的起點》,是用戲劇的形式,展現中國共產黨開天辟地的誕生歷史,把黨史學習請上舞臺,與文藝作品相結合,發揮文藝作品特有的教育及審美優勢,向建黨100周年華誕,獻上文藝的祝福。
據悉,該劇將在國家話劇院劇場連演10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