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滾動新聞 > 正文 |
邊境民警張思祖:放棄讀博守邊關 十年戍邊苦亦甜 |
2021年06月15日 12: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韋幸文 |
圖為2021年6月13日,西藏自治區阿里噶爾邊境管理大隊教導員張思祖在辦公室閱讀。 冉文娟 攝 中新網阿里6月15日電 題:邊境民警張思祖:放棄讀博守邊關 十年戍邊苦亦甜 中新網記者 冉文娟 明明考上了南京大學的博士生,卻自愿到西藏自治區守邊防。現任西藏阿里噶爾邊境管理大隊教導員張思祖向中新社記者回顧起十年前的選擇時,臉上并無絲毫悔意。 科研本是這個年輕人順理成章的人生方向。碩士求學期間,張思祖從事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防治研究。2011年,成績優異的他拿到了赴南京大學深造的入場券。但“從小刻在骨子里的軍人情結”讓他割舍不下,當時恰逢原武警西藏邊防總隊招收入警大學生,張思祖如愿穿上戎裝。 圖為2021年6月13日,西藏自治區阿里噶爾邊境管理大隊教導員張思祖在辦公室。 冉文娟 攝 成為西藏邊境線上的一個兵,吃苦是標配。張思祖戍邊生活的起點是在海拔4700米的日喀則仲巴縣馬泉河邊境檢查站,初來乍到便趕上持續暴雪天。執勤時住在帳篷中,晚上睡覺時他身邊總要放一根應急棍,時不時往帳篷頂上捅一捅,不然積壓的大雪可能會把帳篷壓塌。 自然環境艱苦,戍邊工作則時常與危險相伴。張思祖向記者回憶起2013年在聶拉木通拉山的一次救援任務。當時,海拔5238米的通拉山忽降暴雪,13輛車67名群眾被困山頂。時任聶拉木縣門布邊防派出所所長的張思祖凌晨前往救援。 道路已被暴雪深埋,車開到山腳后只能徒步上山。約3公里的上山路,雪慢慢從腳踝一直沒過大腿,張思祖頂著風雪爬了3個多小時來到山頂。車輛已被積雪覆蓋,他拿著棍子在雪中試探,碰到硬物就開始挖。凌晨4點,張思祖找到被困群眾,為了防止有人掉隊,他用圍巾、腰帶一個拴著一個,把人送到最近的道班。直到早上7點,張思祖和戰友把被困人員全部救出。而這時,張思祖身上的迷彩大衣已凍成硬塊,脫下就能立起來,但自己當時“已經不知道冷了”。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