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歐彥伶
3月6日 星期六 多云轉晴
今年是我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履職的第4年。年年來北京,歲歲有提案,主題都離不開推動家鄉脫貧、加快發展。
時光荏苒,仫佬山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去年底,我們有了第一條高速公路,結束了不通高速的歷史,這是仫佬鄉親多年來的期盼。鎮、村公路更寬更長了,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年邁的老阿婆再也不用推著木輪車到很遠的地方拉水了。我們的村集體經濟也不斷發展壯大,“大產業頂天立地、小產業鋪天蓋地”,這些辛勤培育的產業,帶領鄉親們走上致富路、幸福路,托起仫佬山鄉“穩穩的幸福”。
臨出發來北京前,很多人跟我說,現在羅城剛通了高速路,聽說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又準備通高鐵了,什么時候我們也能在家門口坐上高鐵呢?如果我們也有高鐵站,是不是會有更多好老師、醫生愿意來到這里,留在這里?
鄉親們的愿望是質樸的。交通、教育、衛生都是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一個交通更加發達、教育更加公平、醫療更加健全的仫佬山鄉,就是我們對“十四五”最殷切的期盼,希望這些能早些實現。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王春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