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時政頭條 > 正文 |
仫佬山鄉的電商扶貧領頭人 |
2018年03月29日 06:43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廖慶凌 韋如代 編輯:覃鴻圖 |
|
仫佬山鄉的電商扶貧領頭人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廖慶凌 通訊員 韋如代 “去年以來,我們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農特產品5000多萬元,直接帶動6000多戶貧困戶、1萬多人實現人均增收1000多元。”3月22日,廣西中歐鮮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羅翠美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羅翠美是土生土長的羅城人,早年在沿海發達地區打拼,2008年從浙江返鄉創業。2016年9月,羅翠美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注冊成立了廣西中歐鮮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投入7000多萬元,建設了3000平方米電商扶貧產業孵化園及眾創空間、30個扶貧科技孵化創業基地;在全縣67個貧困村建立了電商服務站,并建設農村物流倉儲中心、農村物流信息管理平臺及農村物流運輸體系,實現一村一品一店一鏈一園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目標。 缺技術是農民致貧的原因之一,精準脫貧就要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管理的新型農民。近年來,在扶貧、婦聯、科技等部門的支持下,中歐公司先后在67個貧困村組織貧困戶1萬多人開展創新技術培訓。同時,舉辦了“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培訓致富帶頭人300多名,為精準脫貧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創業意識、創業能力的致富“領頭雁”。 “農民有土地、有勞力,我們有技術、有銷售渠道,實施電商扶貧,就要和貧困農戶抱團發展。”羅翠美說。中歐公司通過“互聯網+訂單農業+基地+貧困戶”的方式,與3500戶貧困戶合作發展富硒大米、烏雞、黑木耳等訂單產業,貧困戶出土地出勞動力,電商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公司運用多種電子商務營銷手段,提高農產品的流通速度和廣度,打通農產品進城“最后一公里”,讓更多優質、安全的農產品以便捷的方式、通暢的渠道進入市場,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為了進一步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中歐公司借助深圳市福田區到羅城開展扶貧協作的機遇,積極與深圳相關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先后與深圳市福田區金融創新聯盟、深圳灣谷資源共享平臺等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推進實施鄉村振興和電商產業扶貧戰略。2017年,深圳企業承接訂單5萬多宗,銷售農特產品總額3000多萬元。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