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寧市績效工作亮點展示之二
聚力“六穩”“六保” 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重點企業快速增長、招商引資卓有成效、項目建設步伐加快……今年以來,南寧市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創造性貫徹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強化擔當,主動作為,在全力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真抓實干,善作善成,造福于民,在服務企業、重大項目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產業大招商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有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硬核”措施推動工業企業項目復工復產
位于橫縣的中節能(廣西)清潔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環保型企業。今年受疫情影響,上游企業原材料供應中斷,下游銷售產品不暢,公司一度陷入資金緊缺困境。在了解到該公司的實際困難后,稅務部門及時根據其生產經營情況匹配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指導企業享受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社保費共計730多萬元的減免。
企業法人肖琴說:“減稅降費政策大禮包來得非常及時,解了我們研發資金緊缺的燃眉之急。”
為有效緩解企業現金流壓力,南寧市稅務局積極落實出口退稅政策,大力推行“非接觸式”出口退(免)稅服務,實現受理、審核、復審、核準、退庫全流程電子化操作。
這是南寧市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南寧市以“硬核”措施,精準有序扎實推動工業企業和項目加快復工復產。
及時出臺支持政策。2月5日,市政府出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保經營穩發展的16條措施,從助企穩崗、降本減負、融資支持、審批服務等四個方面發力,最大限度減輕疫情給我市中小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2月29日,又出臺支持工業企業發展的8條措施,鼓勵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對一季度產值增速達到一定條件的企業按產值增長額的2%給予補助。加大新建入規企業補助,對2020年一季度新建上規入統的企業,給予每家企業60萬元補助,比去年增加40萬元。
迅速兌現落實政策。按照南寧市支持中小企業保經營穩發展16條措施中“2—3月份租金全額補助、4—6月份租金減半補助”的標準,針對疫情期間部分企業尚未復工的特殊情況,采取“企業網上申報,部門主動核實”的“特事特辦”做法,在3個工作日內即完成第一批101家工業企業租賃標準廠房補助資金申報和審核發放工作,于2月11日率先撥付第一批補助資金共計2645.41萬元,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隨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南寧市經濟呈現持續回升向好的態勢,前三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8%,比上半年提升0.5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全國、全區2.1、0.8個百分點。工業生產率先恢復,由負轉正,持續向好。1—9月,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1%,累計增速高于全區5個百分點。
聚焦重點產業鏈集群精準招商
如何吸引更多高質量產業落地南寧?南寧市聚焦重點產業鏈集群發展,創新方式、整合資源、主動出擊、精準招商,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企入桂”工作成效顯著。初步統計,1—9月,全市“三企入桂”新簽約項目185個。恒大新能源汽車廣西基地、天際新能源汽車、瑞聲科技千億高端電子信息產業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成功簽約或落地,將對我市經濟發展發揮明顯的支撐作用。
龍頭企業招商加速布局。1—9月,已有華潤、民航機場集團、中航建、中交建、龍源電力等行業知名企業在我市新投資或擴大投資。其中瑞聲科技持續加大在邕投資,進駐以來第6個產業項目落戶南寧·中關村科技園,產業集群加速匯聚。其中,五象新區管委會緊緊抓住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和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等多重金融開放發展機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以建設中國-東盟金融城為抓手,加快金融要素集聚,精準發力開展產業大招商,成效顯著。據南寧市產業大招商最新數據通報,五象新區新簽約5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完成15個,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200%。
招商渠道多元拓寬。疫情防控期間,創新開展“三企入桂”云簽約、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云推介云簽約、工商聯商會企業視頻連線等“不見面”招商,加強意向企業洽談、項目推介、政策宣傳。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暴發期間全市及各縣區組織“不見面”招商425批次,“云推介”活動16場次,“云簽約”16場次,保證了招商工作不斷檔、不掉線。
利用外資再上新臺階。出臺了《南寧市兌現落實利用外資有關政策措施實施細則》,對實際利用外資作出突出貢獻的16家外資企業給予共計659.51萬元的獎勵,培育外商投資新動能。
千方百計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我市緊盯區市層面重大項目全年績效評價指標,解放思想,實干擔當,千方百計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
我市堅持按照“定人員、定職責、定時間、定進度”的工作制度,落實責任,服務到位。明確責任分工,倒排各項目標任務時間節點,把各項建設任務再分解、再細化,完善跟蹤管理、主動服務、定期對接機制,保證重大項目推進做到“目標清晰、責任明確、措施到位”。將部分重大項目納入市領導聯系重大項目,建立“一個項目、一名責任市領導、一個責任單位”的服務體系,強力推動重大項目提速建設。
打好項目復工復產政策組合拳。我市在積極落實國家、自治區推進項目復工復產政策的基礎上,先后印發抓緊做好重大項目有序復工的通知、加快全市重大項目建設工作方案、有效應對疫情促項目復工達產穩投資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推動重大項目復工復產政策文件,為項目復工達產提供政策支持。2月底,我市96個自治區層面在建重大項目實現全部復工;3月底,我市359個市級層面在建重大項目全部實現復工并基本實現滿產。
積極破解項目推進瓶頸難題。健全重大項目推進協調機構和協調機制,按照“要素跟著項目走”的原則,快速協調解決土地、資金、配套設施等要素瓶頸問題。
2020年1—10月,我市區市層面重大項目完成年度計劃的91.19%,投資進度比去年同期提高2.5個百分點。
2020年1—10月,156個項目實現開(竣)工,其中南寧國際旅游度假區、合眾新能源汽車生產項目等104個項目實現新開工,浪潮安全可靠生產基地、科林半導體封裝檢測產業園等52個項目實現竣工。(記者 尹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