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惠州的參賽者鐘瑜娜朗誦。鐘圖 攝 鐘圖 攝
中新網廣州5月15日電 (索有為 陳佩湘)在第三十次全國助殘日即將到來之際,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主辦,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廣東省盲人協會、廣東圖書館學會承辦的廣東省第十屆盲人詩歌散文朗誦大賽決賽暨第六屆盲人散文創作大賽以專家評審、網絡投票的方式,5月15日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進行。
大賽作為“粵讀越精彩”全民閱讀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廣東省盲人的年度文化盛事,已經連續舉辦十屆。本屆大賽于今年1月啟動,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大賽首次采用線上形式組織開展。各地市殘聯、圖書館、特殊教育學校等單位積極組織選拔賽,廣泛發動盲人群體參與賽事,通過建立微信群、QQ群線上交流平臺,或邀請專業老師上門一對一指導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協助盲人錄制朗誦視頻及寫作散文。
來自佛山的參賽者郭順友在朗誦。鐘圖 攝 鐘圖 攝
據悉,盲人朋友初賽參賽作品總數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東莞市收到了來自全市各鎮街共80多個朗誦視頻作品、50多篇散文,廣州、佛山、深圳、江門、清遠等地市的參賽作品數量也相當可觀。清遠市圖書館在組織盲人參賽的同時,進一步向視障人士發放盲人智能聽書機,指導盲人利用圖書館的無障礙閱讀資源。此外,為進一步提高賽事質量,大賽組委會前期精選了50首抗“疫”專題詩歌等相關內容及朗誦技能培訓視頻推薦給盲人朋友,助力選手備戰。
經過專家評審,來自19個地市的22個朗誦視頻作品脫穎而出,進入朗誦大賽決賽。決賽轉戰線上陣地,由往年的現場朗誦形式轉為現場評審、線上直播和網絡投票的方式進行。
盲人朗誦者們以詩傳情,向深入基層疫情防控一線的最美逆行者致敬。評委舒晨在決賽點評環節中說:“這次的比賽我們聽到盲人朋友心底的聲音,深沉、深情、細膩、有力,疫情也不能阻止我們對祖國的熱愛、對英雄的謳歌。”
在進入決賽的選手中,年齡最小的只有9歲,是來自河源的鐘光博小朋友,他的朗誦作品《假如我有魔法》在童趣的想象中為戰“疫”加油打氣。最終,來自惠州市的鐘瑜娜和佛山市的郭順友分別憑借朗誦作品《我想為你唱首歌》《中國必勝》榮獲朗誦大賽一等獎,來自湛江市許碧珊的朗誦作品《我的世界起風了》網絡票數最高,獲得最佳人氣獎。
第六屆盲人散文創作大賽也并軌推進,參賽選手用筆記錄下戰“疫”期間那些難忘時刻,寫下隔離在家的點滴生活,抒發身邊親朋好友加入抗“疫”隊伍的豪情,展現家國情懷。其中,來自深圳的王朝陽創作的《鵲之鳴——獻給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每一個人》以鵲之鳴謳歌戰役英雄的慨然逆行,彰顯著珍視生命、護佑生命的人性之美;來自湛江的李雨媚創作的《那一樹桃花開了》自身經歷與抗“疫”相結合,具有真實溫暖且振奮人心的力量,獲得散文創作大賽一等獎。大賽組委會同時根據各地市選送單位的組織情況,評選出本次大賽優秀組織獎20個,優秀指導獎9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