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時政頭條 > 正文 |
【地評線】中安時評:激發要素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聚動能 |
2020年04月11日 21:38 來源:中 安 在 線 編輯:王飛 |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9日公布。這是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一項重大改革部署,也是新時代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又一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重要成果。 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共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是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意見》是中央出臺的第一份系統性、完整性地闡述要素市場改革思路的重要文件,充分體現了中央加快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決心。《意見》就擴大要素市場化配置范圍、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場交易機制等方面進行部署,在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經濟形勢之下,更加有助于推進要素市場制度建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化要素市場改革,是對沖疫情影響、穩定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商品和服務市場迅速發展,由于市場定價的商品和服務比例已經升至97%,但要素市場尚沒有跟上整體腳步,要素市場化配置范圍還有局限,要素流動并不順暢,要素價格形成機制還未健全,這些都是制約經濟發展的因素。面對疫情的沖擊,我們必須加快改革創新的腳步,要素市場的改革勢在必行,必須提升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從而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推力,為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提供有效保障。 落實要素市場化配置,必須科學界定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企業是市場主體,也是配置資源要素的主體,而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是市場體系,這就要求必須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改革,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健全要素市場運行機制,完善政府調節與監管,提升監管和服務能力,建立公平、公開、透明的市場規則,放松和取消不適用發展需要的管理,從根本上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障礙,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 要素市場改革,需要增強靈活性和協同性。要素市場是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從整體上擴大要素市場配置范圍,也要根據不同要素屬性的市場化程度和經濟發展需要,提高要素配置的靈活性和系統性。要從土地要素、勞動力要素、資本要素、技術要素等方面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從整體上促進要素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等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放手讓一切有利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素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動。 要素市場改革關系著經濟增長的長期動力,關系著國家發展的未來。面臨疫情的巨大沖擊,要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就得從改革中獲取力量、集聚動能,為穩定經濟發展、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