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滾動新聞 > 正文 |
借款6.2萬到手3.8萬 男子通過中介平臺借款引糾紛 (2) |
2020年03月15日 06:46 來源:南國早報客戶端 作者:呂海鋒 編輯:潘曉明 |
▲唐先生貸款6.2萬元,實到4萬 元,還被扣款2000元。 憋屈 明知利息高含淚月月還 一次偶然機會,唐先生跟朋友說起這事,朋友直呼唐先生被套路了。唐先生遭遇的這種情形,業內稱之為“砍頭息”,通常指高利貸或地下錢莊,在給借款者放貸時會先從本金里面扣除一部分錢。按照合約,他全部還完要支付7.44萬(2067元/月×36期),而實際到賬是3.8萬元,那么利息就達3.6萬元。換算下來,年利率高達近32%。 2020年1月,唐先生來到宜信普惠協商,希望提前還清貸款,減少利息損失。工作人員告知,在已還貸8個月的情況下,如要提前還清,需一次性還款3.8萬。“3.8萬正好是我到賬的錢。換句話說,我之前還的都是利息。”唐先生覺得費用過高,希望對方能免掉部分,但對方不肯。 前前后后,唐先生找宜信普惠協商過3次,雙方都不讓步。有一次,雙方還鬧到派出所。警方認為屬于經濟糾紛,讓雙方協商,如果有暴力催收的情況,警方會介入。唐先生曾想過故意拖延還貸,以此作為談判籌碼,不過最后還是妥協了“。系統顯示逾期一天就多200元。另外,我也擔心對方會打電話騷擾家人和同事。” 回應 明細已告知合同受保護 3月12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來到宜信普惠南寧第三分公司,一名自稱經理的工作人員表示,“按照總部公司流程,我們門店沒有權力、也不接受這個采訪。我們會把事情向北京總部匯報,由相關部門跟你們溝通。” 3月13日,宜信普惠北京總部的工作人員回電表示,公司在和客戶簽合同的時候,已把相關費用明細告知,而且整個過程會視頻錄制。他們服務的借款人大多是一些無法在銀行貸款的人群,“這類客戶的征信較差,因此為保證出借人的利益,我們需要提前收取手續費、服務費、保險費等。” 上述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道,顯然,借款人往往沒錢支付這筆前期費用。“如果對方沒錢支付,我們可以借給他。而這筆費用會計入本金,等到貸款下來,再直接扣除。整個行業都是這么操作,這樣也保證平臺能夠持續運營。” 針對唐先生提出的訴求,上述工作人員回應,合同約定的利率并未超過36%,受法律保護的,應該繼續按照合同約定來執行。“如借款人想要免掉部分費用,需符合相關條件,比如可提供家里發生重大變故,或受疫情影響導致經營周轉出現問題等證據材料。” 對此,南國法援律師麥鷹雄認為,唐先生借貸本金應該是3.8萬元,而不是合同的6.2萬元,“利率則按照合同約定來執行,此前多出的利息,借款人有權要回。” 調查 涉事平臺多次被投訴 官網顯示,宜信普惠創建于2006年,總部位于北京。2012年,該公司推出一款名為“宜人貸”的個人對個人網絡借貸服務平臺。根據天眼查,宜信普惠在全國共有800多家分支機構,其中在廣西地區就有23家分支機構。 在此前一些公開報道中,宜信普惠一些地方的分公司因涉嫌非法開展金融業務宣傳,或暴力催收等活動,被地方政府部門勒令關停。 3月12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點開某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輸入“宜信普惠”等關鍵字,投訴量高達5376條。不少投訴跟砍頭息和高利息有關,甚至有些投訴直指宜信普惠涉嫌暴力催收。 編輯丨褚瑞懿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