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滾動新聞 > 正文 |
【全景新聞】記者武漢直擊:封閉管理后 社區如何保供給? |
2020年02月26日 18:06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編輯:李香瑩 |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武漢2月26日訊(記者 鄧浩 溫濟聰 包元凱)隨著湖北省武漢市抗擊疫情形勢的發展,社區封閉管理更加嚴格,居民的生活后勤保障是否跟得上?2月24日,當記者在龍湖社區見到劉凱時,這位社區黨委書記已有一個多月沒有回到在黃陵的家了。 圖為龍湖社區黨委書記劉凱。(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鄧浩/攝) 龍湖社區是武漢開發區(漢南區)軍山街道下轄的一個大型社區,由7個村組成,戶籍數2544戶,戶籍人口6583人,疫情防控工作非常繁重。 記者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龍湖社區迅速動員,組成了包括村兩委干部、社區工作者、下沉黨員干部、志愿者在內的100余人的疫情防控隊伍。整個社區劃分為12個網格進行管理,并進一步層層細分,責任明確到人。 測量體溫、對衣物消毒、登記個人信息……在龍湖社區的大門口,每一位進出的人員都要經過這樣的程序。 “路上看起來有些濕,我們剛用84消毒液進行過消殺。”邊巡查邊打電話的間隙,劉凱向記者介紹說,疫情發生后,龍湖社區立即關閉了其他兩個出入口,只保留一個,供消防車、灑水車、環衛車等進出。同時,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樓棟全部封閉,由專人值守。2月4日,整個社區實行封閉管理后,所有樓棟均安排了工作人員進行值守,確保居民安全留在家中。疫情期間,社區還向居民發放了消毒液、體溫計等物資,工作人員也配發了口罩、自制防護服等用品。 兩位值守人員在樓棟前向一位居民(右一)發放生活物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鄧浩/攝) 一位工作人員(右)準備領取超市打包好的生活物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鄧浩/攝) 在龍湖社區,有很多“臨時快遞員”騎著電動車奔忙在超市和居民樓棟之間。(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鄧浩/攝) 記者在偌大的社區走了半個小時左右,路上看到的只有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居民們也從當初的不適應逐漸變得習慣起來。“工作人員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劉凱說。 “您好,這是您的菜,請檢查一下。”“如果沒問題,就快點回去吧。”在一棟樓下面,值守人員對一位居民客氣地說。地上擺放著一些包裝好的蔬菜,以及不同種類的生活用品。 記者了解到,為了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龍湖社區提供了代購代送服務。居民可以通過微信群和電話等方式提出需求,工作人員匯總信息后向社區里的兩家超市下單。商品在超市分類打包好之后,眾多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就紛紛化身“快遞小哥”,一趟一趟地騎著電動車,把商品從超市運送到居民樓棟前。居民分批接到通知后就依次下樓領取生活物資。整個過程井然有序。 劉凱向記者展示一個微信群里居民選購蔬菜套餐的情況。(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鄧浩/攝) “居民們對封閉管理大都很理解,對代購代送服務也很滿意,每次都對我們說‘辛苦了’。”一位志愿者向記者表示。 據了解,龍湖社區共有17戶獨居老人。“我們現在按照網格片區,由網格員進行包保。根據他們的需要,我們會派專人將免費的蔬菜糧油送上門。” 疫情期間,劉凱經常親自過問這些老人的事情。他向記者表示:“我們每天都會打電話,跟蹤他們的身體狀況。像平時常用的治療高血壓藥物等,我們都會代購。” “對社區里條件困難的老人,我們有責任幫助他們,讓他們安心生活。”劉凱強調說。 在記者采訪期間,打給劉凱的工作電話一個接著一個,很少斷過。晚上,他還要再去巡查。當記者問他什么時候能回家看看時,他笑了笑,回答說:“等疫情緩和以后吧。”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