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洪與學生們對界碑進行描紅。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振國 攝
廖志洪與學生們對界碑進行描紅。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振國 攝
他是邊境各民族群眾的貼心人
——記那良邊境派岀所副所長廖志洪
廣西新聞網防城港1月4日訊(通訊員 張振國)“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廖警官是實至名歸!”2019年底,廣西防城港邊境管理支隊那良邊境派岀所副所長廖志洪獲得國務院表彰的消息傳到那良鎮各村寨,群眾們都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
近年來,廖志洪在聚居著壯、瑤、侗等17個少數民族的轄區內,以真情記掛群眾,用實事解民之憂,用自己的點滴行動守護著邊疆的和諧穩定,促進了邊境地區各民族的團結進步,成為了轄區各民族群眾的貼心人。
瑤寨告別“黑戶”,“兩無”人員變“五有”
2016年,已經入警14年的廖志洪調任那良邊境派出所副職。當年9月,在一次走訪中,五聯村老馮坪組的村民劉進寶無意中向他反映,老馮坪組有不少人是“黑戶”,這給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
無意中的閑聊,卻讓廖志洪記掛在心。老馮坪組位于那良鎮的深山里,聚居著近400名瑤族群眾。由于瑤寨長期處于交通閉塞狀態,很多瑤族群眾的思想還比較落后,結婚不登記,且不給新生兒做出生登記,于是造成了許多無出生證明、無戶口的“兩無”人員,光是老馮坪組的“兩無”就有30多人,其中年齡最大的已經有22歲。
“‘兩無’會給他們帶來很多麻煩,出門打工被工廠拒收、上學無法辦學籍、邊境0—3公里補助無法享受、各種社會保險無法辦理等,這些問題都會困擾著瑤寨的群眾。”五聯村村主任陳正鵬說。
廖志洪決心幫助群眾解決這一難題。但是,由于“兩無”人員較多,時間跨度大,“兩無”人員的血緣關系已不能僅憑父母的一面之詞,而是必須要經過DNA鑒定來證明。可是,做DNA鑒定的費用對于許多邊境群眾來說又是一道攔路虎。考慮到群眾經濟上的困難,廖志洪在十萬大山與城鎮間多次奔波,積極與當地公安機關協商,爭取減免困難群眾的鑒定費用,還與其他民警逐戶上門采集血樣后,統一送往技術中心確認親緣關系。
近三年來,廖志洪共為邊境困難群眾解決“黑戶”、非婚生子入戶、無出生證明等戶口問題近200個,減免DNA鑒定費20萬余元,戶口問題解決了,邊境群眾們的國家補貼和社保問題也迎刃而解,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也有了保障。
曾讓汽車“中暑”的山路變成了“脫貧路”
“因為經濟困難,當初老馮坪組有部分人很想被評為貧困戶,但沒有被評上,后來一打聽,才知道是因為家里青壯年勞動力多,并沒有達到扶貧開發精準識別的標準。”廖志洪說,根據他們多次走訪了解到的情況,年輕人不愿走出去,一方面是思想問題,另一方面是交通閉塞。
的確,2016年以前的老馮坪組,到那良鎮雖然只有10多公里的路程,但是大多數是盤山土道,山高路陡,坑洼不平,想要出一趟門,勞心又勞力。
廖志洪剛到那良邊境派出所工作時,正趕上炎炎盛夏,有一次去老馮坪組走訪,乘坐的汽車在上山的時候“中暑”了,不得不停車澆水降溫才得以繼續前進。
“老馮坪的路是脫貧路,也是致富路,更是鄉親們走向美好生活的大道,老馮坪的路一定要修。”廖志洪經過多次走訪了解到老馮坪組的情況后,給了瑤寨一個鄭重的承諾。
于是,廖志洪迅速開展聯系工作,與派出所的其他民警集思廣益,積極向各級政府反映老馮坪組的情況,并通過多渠道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在他和民警們的努力下,老馮坪組公路修建項目得到防城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并成功立項。同時,籌措了社會各界6萬余元的物資援助。2016年底,一條漂亮的水泥路沿著大山終于修進了瑤寨老馮坪組。
“以前,老馮坪的村民將種植的水稻、肉桂、八角等農作物挑出來賣出去后,又要采購生活用品走十幾公里的山路回去,這一來一回很折騰。”廖志洪說,路修好后,建筑材料也能運進去了,現在村里有很多人建起了新房子。更讓廖志洪感到高興的是,很多年輕人從這條路走了出來,外出務工,找到了他們的致富路子。
“廖警官辦事公道,他說的話,我們都服”
為解決農村派出所警力少、底子薄、管控難等瓶頸性問題,廖志洪積極協助派出所班子推動農村警務改革,在黨委政府的主導下,把各職能部門整合聯動,構建“全時空守護、多元化調解、零距離服務”,有效化解各類社會矛盾,努力做到“治安秩序好、矛盾不上交、邊境可防控、群眾更滿意”。
在化矛盾平糾紛方面,廖志洪很有方法。他經常會對轄區內的糾紛隱患苗頭進行全面摸查,細致走訪了解情況,主動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調解,將矛盾糾紛化解在田間地頭、化解在萌芽狀態。
那良邊境派出所轄區內山林多,盛產八角、肉桂等經濟作物,但由于歷史劃界問題和民俗差異,轄區內的群眾多次因此發生糾紛事件。2019年年初,其中有兩個村因兩村交界的山林歸屬權而產生分歧,多次發生爭吵。得知這一情況后,廖志洪立即與當地政府工作人員一起,詳細了解村民生產生活情況和真實訴求,反復地開展調解工作,最終讓兩個村達成共識,妥善解決了一起群眾糾紛事件。
“廖警官辦事公道,他說的話,我們都服。”兩個村的隊長不約而同地都表達了同一個意思。
2018年來,廖志洪與職能部門共同開展下鄉服務群眾29次,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達67起,有效維護了轄區內各民族之間的和諧穩定。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