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農村路 造福老百姓
——我區加快“四建一通”建設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
周 坤 蔡柳媚 馮永平 李勝盼 黃鈺雯
近年來,廣西交通運輸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個扎實”新要求,加快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務實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抓好交通“大動脈”聯通擴容,積極構建“鐵、公、機、水”“四位一體”的立體交通格局,推動廣西由全國交通末梢向區域性交通樞紐、由相對封閉的邊陲地區向面向東盟的開放前沿轉變,譜寫了祖國南疆交通繁榮發展的新篇章。
在抓好交通“大動脈”聯通擴容的同時,廣西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交通運輸部有關決策部署,積極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疏通農村公路“毛細血管”。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基礎工程、先行工程,在政策、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逐年加大保障支持力度,實現了廣西農村公路的跨越發展。截至2018年底,全區農村公路總里程突破10萬公里,農村公路密度達42.37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實現所有具備條件建制村通硬化路,建制村通客車率達91.3%,全面建成了“暢通鄉鎮、覆蓋建制村、聯網成帶”的農村公路網。
1 制度保障推動公路建設
完善的制度保障給農村公路建設提供助力。我區在立法立規上狠下功夫,健全和完善制度,《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定》《實施縣域路網攻堅工程支撐引領縣域經濟發展行動方案》《廣西“十三五”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政策、文件相繼出臺實施,農村公路建設有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今年,我區出臺了《廣西加快實施“四建一通”工程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2019-2021年)》,在建設、管理、養護、運營等方面對農村公路作了新的規劃,通過加快實施鄉鄉通二級公路或三級公路建設、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建設、農村公路“暢返不暢”整治建設、建制村窄路拓寬改造建設、建制村通客車等工程項目,進一步改善農村交通出行環境,提升運輸服務品質,使農民群眾出行更加便捷。
在加大制度保障的同時,我區還加大農村公路資金支持力度,自治區本級每年統籌新增10億元用于支持列入縣域路網攻堅工程的項目建設,并探索制定農村公路建設工作激勵方案,逐步建立財政投入、貸款融資、社會捐助、群眾籌集、市場運作等多渠道籌資體系,農村公路建設工作取得成果。2016年以來,交通領域涉農資金累計補助地方用于農村公路94.17億元,其中投向54個貧困縣65.61億元,占69.67%。此外,為保障“四建一通”工程項目“落地”,我區計劃投資742.61億元,2019年度完成投資138.41億元,占年度投資的97.3%。
在制度和資金的雙保障下,我區“四建一通”工程建設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截至12月底,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完成“四建一通”工程年度投資138.41億元,開工項目3785項,完工項目3312項。其中,鄉鄉通二級公路或三級公路年度完成投資96.59億元,累計開工項目189個(不含6個已開工高速公路連接線項目),累計完工27個,年內新增33個鄉鎮通二級公路或三級公路,全區已有850個鄉鎮通二級公路或三級公路,鄉鎮通二級公路或三級公路率達76%;窄路加寬年度完成投資8.74億元,累計開工項目682個,累計完工項目632個。全區完成最后4個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設任務,實現全區所有具備條件的建制村百分百通硬化路。
2 加大力度改善路域環境
改善路域環境,保障公路安全暢通,是我區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重要方向。
今年,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加快建設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以整治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重點事故多發易發路段隱患和四類、五類橋梁為重點,著力完善農村公路安全設施,消除現有危橋隱患,全面提升公路安全水平。此外,還加大力度整治農村公路“暢返不暢”,以鄉鎮、建制村硬化路“油返砂”路面大中修為重點,改善老齡油路的路況水平,讓廣大農民出行更加安全、舒適。
截至12月底,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完成安防工程年度投資15.35億元,累計開工項目2337個,累計完工2227個;危橋改造年度完成投資2.87億元,累計開工項目244個,累計完工項目95個;農村公路“暢返不暢”(路面提升工程)整治項目年度完成投資14.83億元,累計開工項目333個,累計完工項目331個。
路域環境的整治還依賴完善的管理。當前,我區推動農村公路建設由行業行為向政府行為轉變,初步形成了以縣(區、市)為責任主體的農村公路管理體制。全區14個設區市111個縣級行政區均設置了農村公路管理機構,部分鄉鎮設置了農村公路管理站,大部分建制村制定了愛路、護路的村規民約;各市縣還通過落實農村公路“七公開”制度,不斷優化審批程序,進一步規范農村公路管理,為農村公路發展提供助力。
此外,我區還逐步提高農村公路養護水平,養護模式創新取得突破。先進的自動化快速檢測設備評定的路況結果為年度養護計劃的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農村公路養護更加專業化、規范化,農村公路實現了100%列養率,2018年優、良、中等路率為74.5%。
3 運營發展帶動鄉村振興
路建好了,更要運營好。隨著我區農村公路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需要更優質的運營服務,使農村公路能真正用之于民。為此,我區在農村交通條件和出行環境得到改善的同時,持續聚焦發力,深入貫徹落實建制村通客車工作,努力改善農村地區的乘車、候車條件,并積極創新農村客運經營模式,不斷提高客車覆蓋率、農村客運服務水平和城鄉客運一體化水平。
今年以來,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把建制村通客車作為“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重點工程統籌推進,結合各地實際,采取多樣化、差異化的客運經營方式實現建制村通客車,通過定班定線、區域經營、循環運行、電話預約、趕集班以及學生班等經營模式,提高客車的運行效率和經營效益;對于道路通行條件符合要求的建制村,延伸公交線路,增加?空军c,促進農村客運網絡和公交網絡的合理銜接和有效融合。
此外,我區加大政策支持,從農村客運、出租車成品油價格補貼資金中的退坡統籌資金安排建制村通客車尤其是貧困村通客車的資金補助,保障建制村通客車“走得暢”;建立建制村通客車獎補制度,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支持建制村通客車工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還建立了農村客運票價專項補貼資金制度,保障貧困地區的資金扶持,建立健全農村客運可持續發展的政策保障體系。
2019年,全區新增1051個建制村通客車,已通客車建制村14041個,通客車率達98.68%。完成交通運輸部下達400個年度任務目標的262.75%,完成自治區下達622個年度任務目標的168.97%,超額完成交通運輸部和自治區下達的計劃任務。全區14個設區市中的玉林、北海、柳州、來賓、欽州、梧州、崇左、貴港、百色等9個市已實現建制村全部通客車。
為充分發揮“四好農村路”的作用,帶動鄉村振興,我區鼓勵各地依托完善的農村公路網,積極探索實施“農村公路+產業”“農村公路+旅游”“農村公路+文化”等富民新模式,深入開展“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活動,組織開展交通運輸部“我家門口那條路”廣西展示周活動,積極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今年,我區新增鳳山、平南2個“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全區共有5個縣(市、區)獲“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稱號。我區農村公路正脫胎換骨,給農村地區帶去“財氣、人氣”。
如今,在美麗的八桂大地上,一條條“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農村公路在延展,將城市與鄉村連接起來,群眾出行告別了崎嶇不平、泥濘難行,農村發展告別了信息閉塞、貧窮落后,“四好農村路”成為了廣大壯鄉人民的致富路、放心路、民心路。
下一步,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將一如既往,切實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和交通運輸部的部署要求,高質量完成“四建一通”工程計劃,全面把我區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為我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交通運輸保障和支撐。
從靖西縣城到壁零村大概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靖西市新靖鎮壁零村物產豐富,壁零村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業為主,得益于交通便利,壁零村在新農村新社區建設過程中取得豐厚成果。該村也是靖西縣城去舊州景區途中的一個村子,經常迎來攝影愛好者的無數次光臨,也是靖西田園美景拍照的最好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