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會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于關鍵時期,黨中央對實施了25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進行重大修訂,頒布實施《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吹響了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凝聚民族復興力量的偉大號角。
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讓中華兒女緊緊團結在一起,使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岳飛的“還我河山”、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方志敏的“趕快起來,救救母親呀”、黃大年的“振興中華,乃吾輩之責”等等,都是在愛國主義精神激勵與熏陶下發出的震天撼地的時代吶喊。
不同時期,愛國主義的表現形式各有不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堅持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把每個人的愛國情、報國志、強國行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之中,這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精神最集中、最鮮明的體現。
踐行愛國主義精神最見細微處。孫中山先生說過,做人最大的事“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愛國既可是驚天動地的偉大創舉,也可是細微具體的日常舉動。新時代的公民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弘揚者、倡導者和實踐者。每個人演好了自己的“小獨唱”,才能匯成動聽的愛國“大合唱”。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不同時期涌現出來的英雄模范,生動詮釋了愛國主義精神的精髓。從英雄模范的動人事跡中激發起內心的情感共鳴,獲取愛國主義的強勁精神動力,樹立“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好的愛國”思想,自覺做到敬重工作、熱愛生活、服務群眾、奉獻社會,以點點滴滴的小事體現個人良好愛國品質,就能夠為愛國主義精神注入更豐富的時代內涵。
面向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大力抓好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引導全體人民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著力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內在要求。這需要我們在打牢思想根基上下功夫,在文化傳承創新上下功夫,在營造輿論氛圍上下功夫,在豐富實踐載體上下功夫,在夯實基層基礎上下功夫,在強化制度約束上下功夫,努力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愛國熱情轉化為建功新時代的實際行動,為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注入磅礴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