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滾動新聞 > 正文 |
青年學子繪新景 勾勒南寧露天“文化畫廊” |
2025年10月16日 11:00 來源:南寧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盧麗婷 編輯:徐世杰 |
二十四節氣在墻面上次第綻放,中草藥與香料在彩繪間暗香浮動,身著民族服飾的少女在畫中翩翩起舞……走進南寧市江南區五一路淡村壯藥香料市場,仿佛踏入一座露天的“文化畫廊”。 走進南寧市江南區五一路淡村壯藥香料市場,仿佛踏入一座露天的“文化畫廊” 。記者 陳睿 攝 墻繪與侗鼓樓相映成趣。記者 盧麗婷 攝 近日,南寧職業技術大學的青年學子們以專業為筆,以創意為墨,在淡村壯藥香料市場繪出一幅幅靚麗且充滿文化氣息的墻繪,為這處充滿市井氣息的壯藥香料市場披上了創意的“文化彩衣”。20幅組融合中醫藥文化、國潮動漫與民族元素的墻繪,將原本素凈的墻面裝點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走進南寧市江南區五一路淡村壯藥香料市場,仿佛踏入一座露天的“文化畫廊”。記者 盧麗婷 攝 芒種、夏至、秋分……這些凝聚著中華民族對自然深刻觀察與智慧的二十四節氣,被一一繪上墻面,靜述著時間的輪回。八角、桂皮、羅漢果……在“天然藥庫”與“中藥材之鄉”美譽的廣西,豐富的中草藥與香料資源,也化作一幅生動的“廣西中草藥與香料地圖”,躍然于市井一隅。 走進南寧市江南區五一路淡村壯藥香料市場,仿佛踏入一座露天的“文化畫廊”。記者 陳睿 攝 巧妙利用建筑,學生們將二十四節氣一一繪上墻面。記者 盧麗婷 攝 巧妙利用建筑,學生們將二十四節氣一一繪上墻面。記者 盧麗婷 攝 “我們學校依托校企聯動模式,深化產教融合,不斷探索高校專業資源與民生服務場景深度融合的新路徑,為民生發展、社區建設賦能。”南寧職業技術大學智慧城市學院教師黃燕表示,此次墻繪服務師生協作共繪制墻繪約2000平方米。每一幅圖都是根據建筑、環境、文化等進行精心設計。學生們在服務中將課堂知識轉化為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實現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雙提升,在方寸墻壁間繪出了校企共贏的新篇章。 老師與學生討論墻繪效果,以便改進。記者 盧麗婷 攝 進入市場,一幅幅精心勾勒的墻繪吸引不少市民駐足欣賞。壁畫之上,廣西的肉桂、八角栩栩如生,讓人忍不住拍照打卡,與親朋好友分享這一抹美麗風景。“這幅‘廣西中草藥與香料地圖’很有創意。”市民陳女士笑稱。江南區福建園街道淡村黨總支副書記劉乃瑞深切感受到環境變化帶來的活力:“這些墻繪繪制過程中融入了廣西中醫藥文化及民族文化特色,增強了街區的內在影響力。不僅美化了市場,更讓傳統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活了起來。”他透露,村委計劃將墻繪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相結合,進一步提升街區文化氛圍。 廣西有著豐富的中草藥與香料資源,學生將其繪制成廣西中草藥香料分布圖。記者 盧麗婷 攝 對參與創作的學生而言,這些墻壁見證了他們從理論到實踐的突破。兩個多月里,他們不辭辛苦,從收集素材到深入研究中醫藥文化、廣西民族特色文化,一筆一筆將民族之美麗、香料之濃郁、文化之悠久融入墻繪之上。“從電腦屏幕到幾米高墻,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南寧職業技術大學建筑裝飾工程專業大二學生方嘉燕回憶起兩個多月的創作歷程,有辛苦有自豪。“當我們看到作品完成的瞬間,所有的汗水都值得。” 學生分工協作繪制墻繪。南寧職業技術大學供圖 傳統文化走出了書本,走進了街巷;青春的創意也在實踐中開花結果。如今,淡村壯藥香料市場的墻繪不僅成為城市一方新景,更讓學生們的課堂知識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成果。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