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南寧 > 正文 |
AI“慧眼”辨淤泥 邕江清淤效率倍增 |
2025年10月15日 16:21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萬一鳴 通訊員 李夢琦 編輯:潘登 |
記者 萬一鳴 攝制 “屏幕上各種色塊標注出的,就是洪峰過后需要重點清淤的區域。”連日來,邕江沿岸公園清淤現場機器轟鳴,工作人員們手持鐵鍬、刮板奮力掃除。清淤工作快速有序推進,得益于南寧市運用無人機航拍、三維建模與智能分析等先進技術,構建的邕江河道淹沒AI分析數字模型,每日生成清淤任務清單,用科技手段為清淤工作“導航”,讓這場與淤泥的“賽跑”跑出了新速度。 往年洪后清淤,靠人工巡查經驗判斷淤積位置和厚度,不僅耗時費力,還容易遺漏低洼處的隱蔽淤泥。在今年郁江2號洪水洪峰過境期間,該模型通過融合實時航拍數據與歷史水文資料,生成邕江南寧段(老口樞紐至邕寧樞紐)水位曲面,輕點鼠標,屏幕上便動態模擬了江水漲退全過程。模型通過智能分析,精準測算不同水位條件下的淤積范圍與類型。 南寧市城市信息模型平臺。記者 萬一鳴 攝 “依托模型分析結果,結合水文部門每日水位預測,各標段的清淤機械、人員配置都能精準匹配。”據南寧市市政和園林管理局科技和信息化科科長鄧靜敏介紹,目前,邕江沿岸公園清淤工作已完成絕大部分。 下一步,南寧將整合人工智能、物聯網與低空無人機機巢技術,搭建“實時監測—智能分析—自動派單—效果評估”全鏈條管理平臺,同時建立邕江沿岸綠化設施數據庫,讓科技不僅服務于清淤,更能為水岸環境長效管理添智賦能。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