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來賓 > 正文 |
象州:貝貝南瓜種植正酣 輪作模式促農業增效 |
2025年10月13日 17:34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陳煜炫 通訊員 黃舒婷 肖齋 文/圖 編輯:盧彬彬 |
連日來,來賓市象州縣石龍鎮大塘村田間地頭一片繁忙,貝貝南瓜種植工作正有序推進。工人們熟練操作農機,完成土地覆膜、地膜打孔、鋪設滴灌帶等工序,村民們則忙著掏窩、播種、覆土,現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勞作景象。 工人操作農機開展種植作業。 據了解,今年象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流轉大塘片區1800畝土地,創新采用“水旱輪作”生態種植模式。上半年,這片土地是金黃的稻田;下半年則轉變為貝貝南瓜、包菜的栽培基地。通過“水稻—蔬菜”的輪作循環,土壤結構得到有效改良,土地利用率顯著提高,實現了“一地多收”。 象州縣石龍鎮大塘“旱改水”項目片區。 據大塘片區種植負責人王耀東介紹,公司采用先進的滴灌種植技術,精準輸送水分和養分到作物根部,提高水肥利用率。目前,已種植700畝貝貝南瓜,預計每畝產量可達4000斤以上,12月中旬將迎來豐收。這些南瓜按訂單種植,采收后將發往凈菜加工廠,經過加工后出口海外。 工人正在為貝貝南瓜打藥。 正在田間勞作的村民譚金秀表示,在參與基地務工的同時,自家還種植了十余畝甘蔗,雙重收入讓家庭經濟狀況明顯改善。像她這樣既保留傳統種植業,又通過務工增加收入的村民在當地不在少數,這種靈活就業模式有效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 近年來,象州以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增效為目標,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穩步擴大特色蔬菜規模。目前全縣已建成3000多畝設施大棚蔬菜和1萬畝露天標準化蔬菜種植基地,并通過打造農產品交易中心,構建起“買全國、賣全球”的農工貿一體化銷售平臺。凈菜加工、冷鏈倉儲、出口、電商等全業態運行,預計年加工20萬噸、出口3萬噸蔬菜,產值約3億元,逐步形成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