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經濟 · 生活 > 鄉村 > 正文 |
臺風過境 鄉村科技特派員田間“傳經”忙 |
2025年10月11日 17:50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莫迪 通訊員 林益群 汪艷華 編輯:王克礎 |
“大家看,稻株上的這些黃褐色條斑,就表明水稻有細菌性條斑病,臺風后溫度、濕度適宜,不及時防治會影響植株生長,進而導致水稻品質、產量下降。”鄉村科技特派員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病蟲害防治專家歐善生教授站在稻田里,指著稻株葉片,向圍攏的科技特派員和農戶詳細講解。10月10日上午,貴港市平南縣三聯種植專業合作社1300多畝稻田里,一場接地氣的技術培訓正火熱進行。 歐善生教授(左一)在平南縣平田村水稻種植基地開展病蟲害技術指導。 臺風過境,平南縣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加重。10月4日,平南縣“一縣一團”鄉村科技特派員深入東華鎮、安懷鎮、平南街道等地村屯踏田調查,摸清病蟲害底數。 此次集中培訓,鄉村特派員同步啟動水稻病蟲害聯防聯控,他們既講“大戰略”,也教“土辦法”——從藥劑配比到噴霧時機,從田間排水到天敵保護,手把手破解農戶防治難題。“往年臺風后病蟲害總讓我發愁,今年有特派員上門指導,我們的稻子有救了。”種糧大戶廖柏奇笑得格外踏實。 科技服務“一縣一團”的鄉村科技特派員始終錨定糧食生產,以“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藏糧于民”為指引,讓特派員扎根田間,為今年糧食穩產保駕護航,他們的“好聲音”成了農戶增收的“定心丸”。 據了解,我區農業農村部門從“樺加沙” 臺風前的防災預警,到災后病蟲害應急防控,構建 “專家統籌 + 特派團駐點 + 特派員包片” 模式,指導各地提前編印《水稻病蟲害防控手冊》發放給農戶,組織800 余場田間指導,線上、線下解決良種推廣、綠色種植等技術問題 1005余個,開展關鍵技術攻關270項、攻克129項。 平南縣鄉村科技特派員利用無人機開展水稻病蟲害防治。 數據顯示,從2020年起,廣西鄉村科技特派員從2900余人穩步增長至4000多人,服務村(社區)范圍從5000多個脫貧村迅速拓展到1.3萬個,實現科技人才資源在鄉村的廣泛覆蓋與高效配置。自2022年中央選派科技特派團服務廣西2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以來,廣西參照中央模式選派自治區科技特派團服務24個自治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統籌全區4000 余名農業產業技術專家,組建44支科技特派團和100個縣級服務團,實現全區所有鄉鎮和主要農業產業科技服務全覆蓋。 廣西鄉村科技特派員這支隊伍從單點幫扶到全域覆蓋,從應急指導到長效支撐,既筑牢了糧食安全防線,更樹立了科技服務農業的樣板,讓“科技助農” 響徹八桂田間。 平南縣水稻種植示范基地。(本文由通訊員林益群供圖)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