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圖片頻道 > 高清圖集 > 正文 |
讓游客留下來、玩得嗨、消費旺 |
2025年10月05日 18:58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傅清龍 陽朔融媒體中心記者徐仁秀 莫珍玲 編輯:李家健 |
國慶中秋長假第5天,陽朔的夜色被文旅熱潮點亮。從漓江畔的非遺實景演出,到西街的霓虹旅拍盛景,再到遇龍河畔的金龍巡游,這座山水小城以多元夜間活動,讓游客“留下來、玩得嗨、消費旺”,繪就夜經濟蓬勃發展的生動圖景。 非遺文化表演。 莫珍玲 攝 暮色初沉,漓江畔的《印象・劉三姐》劇場已人聲鼎沸。身著壯族百褶裙的“阿妹”手捧繡球,用清亮山歌迎接著八方游客,非遺巡游長龍隨之舞動——壯族扁擔舞的脆響、瑤族繡球舞的靈動,搭配侗族琵琶與壯族天琴的交織旋律,將廣西民族風情拉滿。 “我愛你中國”打卡點前,游客們舉著小紅旗合影。演出開場前,千余人齊唱《歌唱祖國》的歌聲回蕩江面,與漁火交相輝映。 “第一次在山水間看演出,太震撼了!”來自甘肅的王先生牽著妻子的手,難掩激動,“桂林山水名不虛傳,人與自然的和諧感讓人心里特別暖。” 桂林廣維文華旅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營銷總監張延青介紹:“山水非遺慶華誕主題活動推出后,1—4日累計接待近3.1萬人次,周邊民宿、餐飲預訂量同步攀升,夜間消費火爆。” 走出劇場,陽朔西街的霓虹更顯熱鬧。沿街商鋪的櫥窗里,繡著壯錦紋樣的服飾、嵌著銀飾的頭飾格外惹眼,“民族服飾旅拍”的招牌前圍滿游客。 游客旅拍。莫珍玲 攝 攝影師小李背著補光燈穿梭街巷,他說:“從下午5點忙到凌晨1點,日均接單40多單,比平時多一倍!”一家旅拍店老板陳女士忙著整理服飾,她告訴記者:“50多套民族服裝天天租空,妝造、道具租賃連帶消費,營業額翻了3倍。” 來自新疆的伏女士剛拍完旅拍,藍色壯族服飾襯著她明媚的笑容:“景美、衣服美、美食也香!昨天逛了靖江王府、象鼻山,今天拍旅拍,明天還要去看‘千里江山圖’。” 旅拍熱潮帶動西街全域消費,小吃攤前桂林米粉熱氣騰騰,文創店里漓江主題冰箱貼銷售火爆,民宿老板吳茜坦言:“很多游客為拍旅拍多住一晚,假期入住率一直100%。” 華燈初上,遇龍河畔的“金龍耀遇龍 盛世慶華誕”巡游拉開帷幕。 “金龍”巡游。 周豪 攝 77張竹筏串聯成近千米長的“金龍”,LED燈光勾勒的龍身隨碧波起伏,激昂鼓樂中,“金龍”蜿蜒游弋。沿岸游客紛紛舉著手機記錄,來自法國的皮埃爾驚嘆:“山水與傳統文化結合,這是最特別的中國節日記憶!” 陽朔縣文旅局數據顯示,1—5日,巡游日均吸引游客近萬人次,帶動周邊夜間消費增長30%。1—3日,該縣接待游客67.8萬人次,與2024年同期相比增長1.63%,實現旅游消費9.83億元。 從非遺實景到市井煙火,從山水盛景到文化體驗,陽朔夜間文旅正從點亮燈光向擦亮品牌升級。這場山水間的“夜宴”,不僅留住了游客的腳步,更成為拉動消費、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