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南寧 > 正文 |
我在現場・與國同慶⑤ | 煙火的魅力——邕州古城沉浸式“文化體驗”日均吸客13萬人 |
2025年10月04日 21:0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作者:陳思羽 編輯:陳思羽 |
金風送爽,雙節同慶。當國慶的紅與中秋的圓相遇,南寧這座城市處處洋溢著家國同心的暖意。從朝陽廣場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到南湖公園水面飛馳的皮劃艇;從車間里轟鳴的機械聲,到鄉墅小院飄出的飯菜香;從急診室里忙碌的身影,到社區鄰里歡聚的笑聲……記者蹲守在不同現場,記錄下一個個鮮活的瞬間。這些場景里,有堅守、有激情、有溫暖、有團圓,它們或許平凡,卻藏著每個南寧人對祖國最深切的祝福——“與國同慶”從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晨光里的凝視、崗位上的執著、煙火中的笑意,是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寫給祖國與家園的“雙節情書”。 即日起,廣西日報社南寧市記者站推出“我在現場·與國同慶”特別報道。第五期帶您走進三街兩巷、漫步民生碼頭,邂逅街頭快閃的驚喜、沉醉東南亞風情表演的風韻,在體驗中觸摸文化的溫度。 記者陳思羽 攝制 在三街兩巷人民劇院的《風情東南亞》演出。 在三街兩巷人民劇院的《風情東南亞》演出。 “這種‘不期而遇’的快樂,比刻意打卡更有滋味。”10月2日,南寧市三街兩巷,城隍廟門口的快閃活動現場,東盟舞蹈演員的裙擺剛一轉動,就吸引了周邊的游客們圍攏拍攝,來自廣東的游客李先生在突然聽到熟悉的東南亞音樂,美滋滋地說:“‘街巷’里的文化,格外有煙火氣。” 連日來,除了城隍廟門口、人民劇院門口等地舉行多場東盟風情舞蹈、傳統民樂演奏快閃活動外,每晚8時,人民劇院的《風情東南亞》也連續上演。夜幕降臨,古老街巷間,銅鼓與民樂共鳴,傳統街區與現代藝術碰撞,既喚醒了市民對本土文化與東盟情誼的認知,也讓“逛三街兩巷、看《風情東南亞》” 成為國慶假期的 “文化打卡標配”。 10月2日,在新會書院的粵劇表演。 同樣在街巷深處“圈粉” 的,還有南寧戲曲博物館(新會書院)的戲曲展演。10月2日,在新會書院表演的粵劇《夢會太湖》、小曲聯唱《步步高》,讓從深圳來的媽媽帶著4 歲女兒駐足:“平時只在電視上聽到的戲曲,沒想到在南寧的小巷里能近距離感受,看著孩子跟著節奏拍手,我們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 10月1日晚,民生廣場水漾市集,游客拿著過把感受火人節的熱鬧氛圍。 打鐵花表演。 不遠處,南寧市民生廣場水漾市集,“十一火人節”、焰民俗祈福、千人火把巡游等活動成為假期的 “流量擔當”。市集里白天是“穿越邕江埠”樂園的熱鬧,晚上的火秀狂歡則點燃全場。 市民游客“穿越邕江埠” 樂園。 街巷里的“煙火氣”,早已不止于美食飄香 —— 而是“文化+娛樂+餐飲+購物” 的深度融合。 南寧文旅集團副總經理唐菲介紹,今年雙節期間,除了在三街兩巷推出的異國風情系列活動,還在水街廣場首次推出了“機甲朱槿仙子”舞蹈表演、沉浸式全息霧影秀“時光隧道”、火樹銀花煙火瀑布秀等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觀賞打卡。據粗略統計,國慶期間,邕州古城人流量日均13萬人左右,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位于三街兩巷的老友粉店門口每天排起彎彎曲曲的長隊,比節前日營業額翻了5倍。 從跨國風情的駐場演出到韻味悠揚的非遺歌會,從街頭巷尾的文化快閃到文創市集的消費熱潮,讓“小院煙火”與“街巷傳承”交織成假日里最動人的圖景。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傳統與現代的碰撞的同時,也勾勒出假日經濟活力迸發、消費需求向 “文化體驗型” 升級的新趨勢。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