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南寧 > 正文 |
我在現場·與國同慶④ | “大國工匠”的堅守 精準到0.01毫米的工藝絕活 |
2025年10月04日 11:01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萬一鳴 編輯:潘登 |
編者按金風送爽,雙節同慶。當國慶的紅與中秋的圓相遇,南寧這座城市處處洋溢著家國同心的暖意。從民族廣場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到南湖公園水面飛馳的皮劃艇;從車間里轟鳴的機械聲,到鄉墅小院飄出的飯菜香;從急診室里忙碌的身影,到社區鄰里歡聚的笑聲……記者蹲守在不同現場,記錄下一個個鮮活的瞬間。這些場景里,有堅守、有激情、有溫暖、有團圓,它們或許平凡,卻藏著每個南寧人對祖國最深切的祝福——“與國同慶”從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晨光里的凝視、崗位上的執著、煙火中的笑意,是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寫給祖國與家園的“雙節情書”。 視頻攝制:記者 萬一鳴 (部分視頻素材來自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 堅守者的國慶日記 講述人: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高級技能大師陳仁桂 10月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是國慶假期首日,我和團隊一如既往堅守車間一線。天還沒亮,生產線上已是燈火通明,熱浪撲面。我們穿梭在熔爐與軋機之間,測溫、取樣、記錄數據,每一個環節都在為新產品的技術攻關搶時間。 一周前,我在第三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上榮獲“大國工匠”稱號。現場群英薈萃,掌聲如潮。但我深知,這份榮譽絕非終點,而是新征程的號角。我心里始終惦記著車間,走下領獎臺,馬上回到了最熟悉的崗位——熔鑄制造中心。 陳仁桂在第三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現場。 今天,許多同事和我一樣,放棄休假,堅守崗位,在各自的領域默默耕耘。車間內,高溫的鋁合金鑄坯被輸送至熱軋機組,原本厚達數十厘米的鑄坯瞬間被碾壓至幾厘米,零星鋁屑在高溫下化作細微火花。 在我們的國家級航空航天鋁合金技能大師工作室里,一支技術過硬的熔鑄隊伍已經成型,目前已有南寧特聘首席技師2名,特級技師2名,高級技師、技師53名。 陳仁桂在熔鑄車間進行試驗。 如今,我正帶著新團隊向鋁合金制造的下游工序——軋制領域進軍,著手建立一套高精度的工藝參數體系。從坯料的加熱溫度、軋制速度,到軋輥的壓力控制,我們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只為實現更完美的軋制效果。 陳仁桂團隊在測量記錄鋁材產品尺寸。 同時,我們利用智慧制造大模型,通過計算機模擬軋制過程,提前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并選擇最優路線,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也降低了試錯成本。 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但我堅信,我們“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攻堅、特別能奉獻”的熔鑄品質,定能在這里綻放光芒。 時代在發展,我們也要與時俱進。我們要做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不僅要掌握精確到0.01毫米的工藝絕活,更要踏著智慧制造的浪潮不斷前進。 (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萬一鳴整理)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