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南寧 > 正文 |
廣西方志館新館亮相 2萬平米規模躍居全國省級前列 |
2025年09月28日 15:46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陳思羽 實習生 曾紫嫣 編輯:潘登 |
記者 陳思羽 實習生 曾紫嫣 攝制 9月28日上午,廣西方志館新館在南寧正式揭牌開館。據介紹,廣西方志館目前館藏書刊總量已達15萬冊,形成四大鮮明特色:廣西舊志藏量占全區現存舊志90%,包括被譽為“省志楷模”的《(嘉慶)廣西通志》等刻本,堪稱 “鎮館之寶”,是研究廣西古代歷史地理的核心文獻;古籍線裝書4300余冊、民國文獻6000余冊,存量居全國方志館前列;全國新編地方志覆蓋所有省區市及港澳臺;更珍藏1萬余張20世紀60年代重大歷史事件的一手調查卡片,如中法戰爭、太平天國等口述史料,極具研究價值。 揭牌儀式上,自治區地方志辦向中國國家版本館贈送地方志。記者 陳思羽 攝 參觀廣西方志館新館。記者 陳思羽 攝 在現場,自治區地方志辦一級調研員張文向參與開館活動的嘉賓介紹新館特色,當講解至一樓中間區域方志墻時,她特別指出“左邊是桂字,右邊是志字”,直觀呈現廣西地方志文化標識。新館總規模達2萬平方米,規模躋身全國省級方志館前列,標志著廣西“八桂文脈”傳承與展示邁入新階段。 在廣西方志館二期一樓展館的方志墻上,左邊“桂”字是古籍整理的成果,右邊“志”字是新編志書的部分成果。記者 陳思羽 攝 廣西方志館的建設分為兩期。一期于2011年建成,聚焦古籍保護與專家編研;二期今年竣工,以公共服務和智能體驗為核心。兩期投入使用后成為廣西方志館新館。貫通兩期的一至三層為展陳區,六至八層為存藏區,并設有公共閱覽區、屋頂花園、直播區、數據中心、方志編纂區等多元空間,實現從“靜態存史”到“動態用史”的轉變。“在書庫里的每一本書都有定位,可以隨時搜索出來。”張文邊走邊介紹。 書庫里存放的古籍古典。記者 陳思羽 攝 明代志書《大明一統志》。記者 陳思羽 攝 活動中,廣西地方志辦向中國國家版本館贈送了一批重要方志成果,包括《廣西歷代方志集成》《廣西古籍叢書》(通志系列、府州縣志系列)、民國《廣西年鑒》以及連續編纂40年的《廣西年鑒》(1985—2024卷)等,今后還將捐贈《廣西文庫》等古籍文獻資料。中國國家版本館副館長李英表示,這些文獻蘊含著豐富的地域文化信息,是廣西文明的生動記錄,也是廣西人民智慧與情感的結晶,更是中華文化多元一體格局的有力見證。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