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經濟 · 生活 > 鄉村 > 正文 |
警報一秒響應!平桂區“養殖AI+”全國領先 |
2025年09月19日 20:39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王克礎 通訊員 陶勝平 劉歡鵬 林瑞 編輯:周映 |
“叮!”9月16日上午9時03分,賀州市平桂區“養殖AI+”平臺發出警報——羊頭溫氏種豬場出現一級氣體預警。消息一經推送,工作人員立即響應,迅速排查處理,成功避免一起潛在的畜禽健康危機和經濟損失。這只是該區推動養殖業智能化轉型中的一個場景。 技術人員進行日常監測和數據收集。 劉歡鵬 攝 平桂區通過AI驅動的環境控制系統,部署大量傳感器,建成覆蓋全域、多參數的實時監測網絡。傳感器數據實時回傳至AI分析平臺,借助機器學習算法進行深度解析。自平臺啟用以來,全區264家養殖場全部接入系統,實現了對存欄量、年度入欄與出欄量的全面把控,并通過“綠、黃、紅”三色風險等級動態評估運行狀態。目前,綠級企業占40%,黃級和紅級各占30%,全區養殖狀況清晰可控。 該平臺以精準預警和高效處置為特點,運行至今累計處理預警事件9120起,其中已辦結8090起,誤報920起,待處理60起。諸如黃定深養殖場累計觸發預警60次,李榮超養殖場50次,溫氏種豬場養殖場兩處各40次。一旦系統識別異常,立即推送警報,工作人員快速介入。如羊頭鎮木家村黃定深養殖場因排水異常被系統捕捉,經查為管道堵塞,經及時疏通,避免了污水外溢和環境污染。 有液位傳感器。 劉歡鵬 攝 監控攝影頭。 劉歡鵬 攝 通過AI技術,平臺實現對養殖環境、畜禽行為等24小時不間斷監測。一旦發現行為異常或環境指標超標,系統自動觸發預警。截至9月3日,該區還有209起AI預警正在處理,每一則警報都代表一次潛在風險的及時干預。 平臺還通過整合多方數據為生產決策提供支持。“四方核驗—入欄”板塊顯示,當前申請入欄的有祖場40家、其他場23家,分別涉及1.5萬頭和18.8萬頭畜禽。據平桂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志偉介紹,這些數據幫助企業更科學地制定入欄計劃、調整生產結構,提升養殖效益。 平桂區在全國率先構建“區—鄉鎮—企業—養戶—車輛”五級聯動機制,配套“紅—黃—綠”三級風險模型,實現從源頭到末端、從事后處理到事前預警的轉變。目前,全區250家規模養殖場已在關鍵區域安裝AI攝像頭,實現豬只自動盤點、人員入侵識別、規范操作監控等功能。已有21家紅級養殖場完成整改,環保行政處罰案件同比下降50%。 平桂區養殖AI+平臺屏顯。 劉歡鵬 攝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