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南寧 > 正文 |
第二屆東盟軌道交通互聯互通標準化國際研討會在南寧落幕 |
2025年09月19日 15:34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陳思羽 通訊員 朱志平 韋璇 編輯:潘登 |
會議現場。 9月17日至18日,第二屆東盟軌道交通互聯互通標準化國際研討會在南寧圓滿收官。這場由南寧軌道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南寧軌道交通投資集團”)聯合西南交通大學、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等單位主辦的研討會,不僅匯聚中國與東盟各國軌道交通領域專家、企業代表共探標準共建與人才培養,更讓嘉賓們通過“研討+實地考察”,親身感受南寧軌道交通的智慧運營成果與產業布局潛力,為中國—東盟軌道互聯互通注入鮮活“南寧動能”。 國際對話聚共識南寧軌道交通致力搭起標準合作橋梁 “今年5月,我們接待了參加面向東盟‘人工智能+’產業人才研修活動的35名參會代表,與大家深入探討軌道交通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融合路徑。7月接待了中國—東盟鐵路軌道交通標準化互聯互通國際培訓班的21名東盟學員,通過實地參觀運營線路、詳解技術標準等方式,分享中國在軌道交通標準化建設中的經驗與成果。這些交流實踐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實現東盟軌道交通互聯互通的目標,不僅要在物理層面架起‘鋼鐵橋梁’,構建便捷高效的軌交網絡,更要在規則層面搭建‘標準橋梁’,推動區域軌道交通標準的統一與協同。”在回顧近期面向東盟的系列交流實踐時,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東盟城市軌道交通合作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南寧軌道交通投資集團總工程師張世榮在致辭中道出了對東盟軌道交通互聯互通建設的核心認知。 研討會以“科技創新·標準化引領東盟地區軌道交通合作”為主題,嘉賓們圍繞中國—東盟軌道互聯互通標準協同、國際化人才聯合培養等議題深入交流,不僅是行業智慧的碰撞平臺,更成為南寧軌道交通投資集團展現區域擔當的契機。作為東道主與聯合主辦單位之一,南寧軌道交通投資集團憑借多年深耕軌道建設運營、產業生態構建的積累,為研討會提供全方位保障:從議程統籌到服務銜接,細致安排讓來自東盟各國的嘉賓感受到“南寧溫度”,更對這座城市的軌道交通發展實力產生濃厚興趣。 實地觀摩見真章智慧運營與科創布局獲嘉賓肯定 “調度大廳的集中指揮能力,讓我們看到了高效運營的范本。”9月18日,參會嘉賓分兩組走進南寧軌道交通運營有限公司、南寧軌道科創投資有限公司,一系列成效、成果獲得嘉賓認可。 在南寧軌道交通運營有限公司,線網指揮中心的1774平方米調度大屏首先吸引嘉賓們的目光。這里已實現南寧軌道交通1—4號線集中運營指揮,遠期可承載13條線路調度需求,核心的網絡運營控制中心(NOCC)憑借高效監督與應急協調能力。“截至2025年9月17日,累計安全運營3368天、列車正點率常年超99.99%、2025年日均客運量突破103.3萬人次”,一組組數據背后,是南寧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能力的直觀體現。 南寧軌道交通智慧運營研發與展示中心里,智慧車站系統更讓嘉賓眼前一亮:依托視頻分析技術,異常感知功能日均制止20起安全隱患;運營前檢查時間從15—20分鐘壓縮至3分鐘;無人化客服系統取代傳統客服崗,顯著提升運營效率。 在南寧軌道交通智能運維中心,這里的通號智能運維系統作為廣西首個“國際先進”的軌道交通項目,該系統曾摘得城市軌道交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手握54項專利及軟件著作權,已落地全國14城70余條線路,合同總額超3.6億元。系統依托特征工程數字可視化技術與FMEA算法態勢研判技術,系統具備設備全面監測、隱患提前預測、故障精準定位、設備健康度評價四大功能,95%以上故障場景可應對、故障處置效率提升31%,憑借GOM4級(中國智能運維白皮書最高等級)的智能化水平,成為嘉賓口中“技術輸出的標桿”。 南寧軌道科技創新產業園則展現出產業集聚的強勁潛力。作為南寧軌道交通投資集團科創產業核心載體,園區以“一園多地”模式運營,二期項目占地70.18畝、總建筑面積17.3萬㎡,聚焦人工智能、智慧交通等七大新興產業,目前已吸引寧德時代、360、云知聲等企業入駐。嘉賓通過參觀展示中心深入了解南寧的戰略定位與南寧軌道交通投資集團產業布局,對“前店(企業總部、國際影響力中心)+后廠(研發中試及高端智造基地)”模式高度評價,認為其為中國—東盟軌道交通產業協同發展提供了優質平臺。 攜手同行啟新程為區域互聯互通注入持久動能 此次研討會既是南寧軌道交通投資集團展示實力的窗口,更是推動中國—東盟軌道合作向深層次、高水平邁進的重要舉措。作為南寧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的主力軍、產業發展的引領者,未來,南寧軌道交通投資集團將沿著此次研討會的合作方向持續發力。一方面把智慧運維、高效運營的“南寧經驗”推向東盟,助力區域軌道技術升級。另一方面加快科創產業園建設,吸引更多優質企業、高端人才集聚,打造“面向全國、走向東盟”的軌道產業集群。持續依托全產業鏈優勢,在標準共建、技術創新、產業培育、人才交流等關鍵領域持續精準發力,以標準共建為基礎、技術共享為支撐、產業共興為目標,持續為中國—東盟軌道交通互聯互通與區域經濟繁榮貢獻南寧軌道交通力量。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