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專題 > 廣西網視 > 持續深化改革 建設壯美廣西 > 動態資訊 > 正文 |
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六批“最佳實踐案例”公布,廣西3項案例入選 |
2025年09月15日 18:05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劉冬蓮 |
9月15日,商務部正式公布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六批29個“最佳實踐案例”,廣西自貿試驗區3項案例入選,入選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廣西自貿試驗區此次的入選案例分別為:船載新能源汽車集裝箱海事跨域監管服務新模式、邊境口岸出入境車輛邊檢快捷通關查驗模式和出口跨境電商貨物海關監管與鐵路安檢平行作業模式。 “一箱到底”無縫銜接 節約物流成本3000元/箱 在船載新能源汽車集裝箱海事跨域監管服務新模式中,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與重慶自貿試驗區果園港片區聯合兩地海事部門,聯動創新船載新能源汽車集裝箱海事跨域監管服務新模式,推動以集裝箱鐵海聯運方式出口新能源汽車降本增效。 通過桂渝跨區域協作,創新實施查驗環節前移、始發地申報及監管信息互認機制,徹底消除重復開箱及二次拆裝箱問題,使集裝箱抵港即可直接裝船,實現“一箱到底”,減少滯港時間3—5天,節約物流成本約3000元/箱。 截至2025年9月15日,已成功保障58批次1313臺重慶新能源汽車高效出海,出口總額超3億元。目前,在桂渝海事監管一體化機制下新能源汽車鐵海聯運改革已擴展至外貿“新三樣”全品類。 “一次備案+無感核驗” 15秒左右完成單臺車查驗 作為中國通往東盟的陸路黃金通道,廣西自貿試驗區崇左片區聯合廣西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在全國陸地邊境口岸率先啟用出入境車輛邊檢快捷通關查驗模式,通過“一次備案+無感核驗”,實施遠程自動讀取、甄別出入境貨車司機和出入境車輛。 同時,對過境車輛創新“生物比對+智能分析”查驗,實施入境流程標準化管理,打造“遠程操作+一鍵提交”線上申報,實現出入境車輛及中國司機“零接觸、秒通關”。 改革后,單臺車輛查驗時間縮短至15秒左右,效率提升約75%。該模式每天為企業節省6小時人工申報時長,每年為口岸已備案的144家貨運代理企業節約成本共計6000余萬元。 2024年,友誼關口岸出入境貨運車輛首次突破50萬輛次,同比增長16.28%。今年1—7月,友誼關口岸進出口車輛達54.3萬輛次,同比增長19.68%,成為中國—東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重要保障。 “同場平行、結果協同” 企業通關時間縮短0.5天 為暢通跨境電商貨物通過陸鐵聯運方式出口路徑,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聯合南寧郵局海關運用順勢監管和平行作業理念,實施出口跨境電商商品海關監管與鐵路安檢平行作業模式。 該模式通過完善監管場所設施、建立鐵路混裝跨境電商重點物品清單、優化查驗作業流程等創新舉措,實現海關監管與鐵路安檢“同場平行、結果協同”。 改革后,企業通關時間縮短0.5天,節省吊柜費600元/柜,顯著提升了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為構建中國—東盟跨境物流新通道提供了重要實踐支撐。 據介紹,近年來,廣西自貿試驗區深耕制度型開放改革創新,不斷優化提升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不僅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經驗,更通過局部突破帶動全局發展,有力推動了貿易、投資、金融等領域管理制度的優化和開放水平的提升,為全國自貿試驗區建設貢獻了“廣西智慧”。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