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防城港 > 正文 |
防城港市防城區:水產種苗的“超級糧倉”,萬千魚苗躍向新未來 |
2025年09月12日 08:46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記者 楊康 通訊員 韋梅婷 黃琳琳 鐘菲菲 編輯:苑長軍 |
近年來,防城港市防城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積極拓展特色農業產業新模式,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因地制宜發展水產養殖,走出一條以水產養殖促進農民增收的新路徑。 防城區水營街道鯉魚江村大基圍組魚苗養殖場俯瞰 。 在防城區水營街道鯉魚江村大基圍組的魚苗養殖基地,600畝連片魚塘在陽光下波光粼粼。自動投餌機將飼料均勻撒向水面,成群魚苗歡快游動、翻騰爭食,一派生機盎然。“這里的魚苗大小均勻、色澤好,品質很不錯,我很滿意!”9月8日,專程從欽州驅車前來的采購商溫老板表示,他計劃采購10萬尾羅非魚苗。魚塘邊,工人們正忙著將魚苗撈起、稱重并裝車,現場忙碌而有序。 工人們用塑料桶將魚苗打撈起來。 “我現在有600多畝魚塘,共35個,主要養殖叉尾魚、羅非魚、草魚、鯽魚、鯉魚和南美白對蝦。今年預計產出羅非魚苗2000萬尾,每尾0.3元,總產值可達600萬元。接下來我們將重點提升羅非魚苗品質,進一步提高養殖數量和銷量。”養殖場負責人鐘德文介紹,該養殖場自2014年投資建設以來,依托優越的自然環境,累計投入250余萬元,專注于魚苗和蝦的規模化養殖。2023年,村集體經濟投入35萬元,每年可獲得收益2萬元。養殖過程堅持科學管理,使用優質飼料,確保魚苗和蝦健康優質,不僅為市場提供了穩定可靠的種苗來源,也為當地養殖業持續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活蹦亂跳的羅非魚苗。 “我是鯉魚江村村民。以前附近沒有什么企業和工廠,就業機會少,只能去南寧、廣東等地打工,難以照顧家庭。現在回到家鄉,在養殖基地工作,每月有3500元收入,還能照顧老人和孩子,對目前的工作很滿意。”正在搬運魚苗的工人黃鈺清笑著說。該養殖基地始終堅持“聯農帶農、共同致富”,積極帶動周邊群眾增收,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目前已固定吸納8戶脫貧戶實現就近就業,并通過承包5個生產組的魚塘,惠及群眾115戶500余人。 活蹦亂跳的魚苗聚集等待捕撈中。 如今,鯉魚江村魚苗養殖基地已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種苗糧倉”和聯農帶農的“致富紐帶”,也是防城區因地制宜發展水產養殖業的一個生動縮影。下一步,防城區將持續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水產養殖業向高質量、高附加值方向邁進,努力打造區域內具有影響力的魚苗品牌,進一步擴大合作范圍,使水產養殖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帶動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