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工作日,崇左市天等縣天等鎮龍巖社區黨支部書記許增元都會到社區的皮具廠走一走看一看。
龍巖社區是天等縣的易地搬遷小區,成立晚,村集體經濟起步發展也晚,這一度讓許增元倍感壓力。
2023年,龍巖社區多方籌集資金,整合社區資源,通過就業幫扶車間場地出租,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60萬元,實現了零的突破。
“這多虧了縣里組織的黨員教育培訓,讓我了解到各地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做法措施,回來后也有了思路。”許增元感慨。
2023年以來,天等縣堅持把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作為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工程,不斷優化方式方法,創新載體機制,豐富教育載體,活化教育形式,狠抓成果轉化,著力推動干部教育培訓提質增效。
打造基地,開展多樣化培訓
“如何以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創新?”“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有哪些方法?”針對這些問題,福新鎮江岸村付廷屯黨支部書記農新的筆記本上記得密密麻麻。
日前,天等縣在縣委黨校、縣鄉村振興學院舉辦屯級支部書記素質能力提升示范培訓班,全縣125個村(社區)的屯級黨支部書記聚在一起,談體會找思路、談問題找差距、談落實找措施,交流心得、切磋經驗。“這次培訓讓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學到實招。”農新說。
“針對‘三農’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組織一線村屯干部開展集中培訓學習,提升鄉村黨員干部破解發展難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踐本領。”天等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李乃富說,該縣高度重視基層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系統化、經常化、實戰化培訓機制,建設高素質的鄉村黨員干部隊伍。
2023年,天等縣與廣西鄉村振興學院玉林分院攜手共建天等縣鄉村振興學院,將黨員教育與鄉村振興教育有機結合。學院建在馱堪鄉道念村立屯,設有教室、討論室等,可同時容納300人學習,能夠精準滿足各類人才培訓需求。
“學院的建立,進一步豐富了黨員教育基地的內涵和功能,使其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李乃富說。
近年來,天等縣加大黨員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自2022年以來,投入470多萬元用于軟硬件建設,為全縣黨員提供有特色、高質量的優質現場教學點。目前,該縣以縣級黨校為主軸,成立天等縣鄉村振興學院,打造立屯事跡紀念館、都康鄉巖林莊306部隊舊址、黃善軍先進事跡展館等教育基地,串點成線,形成黨員教育特色精品路線。
實地考察,開眼界增經驗
“現在基層黨員接受教育培訓的方式更加靈活了,載體更豐富了,大家學習的勁頭也更大了。”回想起年初到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學習的見聞,龍茗鎮龍英社區黨總支書記林安平仍難抑制心中的興奮:“我看到了先進地區如何通過創新社區管理模式,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這使我意識到,作為社區支書,我們需要不斷更新觀念,學習新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堅定了做好社區工作的決心和信心。我將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以更好地服務居民,推動社區的和諧發展。”
不同的場景,不同的課程,各有側重、各具特色。
為讓黨員干部直觀感受到不同地區的發展成果,學習先進經驗和做法,進一步拓寬視野和思路,激發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天等縣通過粵桂合作,聚焦基層黨建、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重點任務,組織黨員干部到廣東的江門市、清遠市,以及區內的玉林市、貴港市、扶綏縣等地開展現場教學培訓,去年以來累計開展培訓19期,培訓人數2267人次。
2023年,該縣還利用本地黨員教育現場點,組織30余批次黨員到“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進遠鄉巖造村、“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福新鎮黎亮村等縣內10余個先進村(社區)現場觀摩學習,推動黨員學在一線、用在一線。
網絡連線,實現學習全覆蓋
近段時間,天等縣賢宇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而波很忙,他的公司主要提供旅游包車、婚慶用車、個人租車、點對點接送等服務,他每天都忙碌于辦理各項業務。
但作為天等鎮仕民村谷更屯的黨支部書記,李而波從未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他基本每天堅持參加線上黨員教育培訓,以提升自己履行黨員義務的能力。
“線上培訓靈活方便,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增強了我們支部黨員的凝聚力和歸屬感。”李而波說,農村黨員隨時隨地參與線上學習,通過在線互動和討論,能夠與其他黨員共同學習、取長補短、提升工作能力。
服務和教育基層黨員,除了傳統方式,還需現代媒體手段并用。
隨著信息技術高速發展、智能電子設備的不斷普及,學習渠道已經延伸到網絡,為此,天等縣創新黨員教育培訓方式,從線下往線上拓展。
2023年7月以來,該縣利用新媒體平臺優勢,組織全縣54個分會場2330人開展2輪“黨員進黨校,同上一堂課”全覆蓋輪訓,破解農村黨員、流動黨員參學難、到會率低等難題,有效提高了黨員教育的覆蓋率和質量。
“創新線上渠道,讓黨員教育培訓更有活力。”天等縣委組織部部長何祖鵬介紹說,該縣用好天等黨建微信公眾號、流動黨員管理群等載體,有效拓寬黨員教育內容發布渠道,不斷推進黨員教育信息化平臺一體化建設,完善學用功能,促進人人皆學、時時可學、處處能學,讓黨員“足不出戶盡曉天下事”,實現網絡教育一網到邊、一網到底,構建更為方便、高效、快捷的網絡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