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是社會治理的基石。如何引導農村無職黨員在基層治理中發揮作用,構建共治、善治、智治新格局,來賓市忻城縣創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新路徑,取得成效。其中,對農村無職黨員開展“先鋒爭星”行動,就是成功之舉。
忻城縣通過分類建庫、人崗相適、評崗定星,激發起一面面“小紅旗”的活力,讓無職黨員從無職無位變“有位有為”,為基層治理貢獻光和熱。
樹好一面旗
激活廣大黨員動能
在有“好人之城”美稱的忻城縣,廣大農村的黨員就是一面面插在基層的小紅旗。“書記,片區管護人員沒有履職盡責,導致黑米種植基地雜草過多,影響村集體經濟收入。”近日,安東鄉桃源村上留屯黨支部黨員莫賢文向支部書記反映問題。作為農村無職黨員“先鋒庫”的一員,他責任心強,時刻把集體利益放心上。
讓無職黨員有崗有責,有榮譽感、歸屬感。今年以來,忻城縣全面摸底農村無職黨員情況,根據年齡結構、文化素質、體能特長、服務時間等情況進行分析歸類,從中篩選具備履職條件的農村黨員,納入各鄉鎮的農村無職黨員“先鋒庫”,實行動態跟蹤管理。目前,全縣12個鄉(鎮)已全部建立“先鋒庫”,在庫的農村無職黨員1391名,為基層治理儲備了一批精干力量。
忻城縣設立產業發展、信訪維穩、護林巡河、政策宣講、老幼看護等12類先鋒志愿服務崗位,明確各崗位履職要求。按照“就近便利、公平擇優、均衡協調”原則,各行政村(社區)黨組織結合黨員特點及黨員意愿對崗位進行調配。上崗黨員積極在上崗服務志愿書上簽字,向群眾公開承諾、接受監督。目前,全縣設有服務崗位1338個,上崗黨員召集群眾議事200多次,收集問題訴求或意見建議674條,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600多人次,幫助解決難題450個。
組織搭建平臺,設崗定責,讓廣大無職黨員變無為成有為。“剛才我和老三把村頭路面的泥沙都清理干凈了。”無職黨員莫文朗的表現可圈可點,馬泗鄉聯團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藍桂儒隨即給他記上履職分數。
評崗定星,激勵爭先。忻城縣建立無職黨員履職量化考評機制,無職黨員經過履職自評、黨員大會評議審定,參評星級先鋒黨員。今年第一季度,全縣已評選出季度五星級先鋒黨員27名、四星級先鋒黨員40名、三星級先鋒黨員66名。
織好一張網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忻城縣結合基層黨建“五基三化”提升年行動,將信息技術和組織優勢融合運用,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一網通辦”體系。一批無職黨員在基層治理工作中發光發熱。
“藍姐,你昨天反映小區圍墻邊有人亂扔垃圾一事,我們已經安排人清理了,也立了警示牌。感謝你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城關鎮城南社區網格長韋利菊向社區群眾反饋問題處理結果,這是她每天工作的“規定動作”。
黨建添“智”,為提升鄉村治理精細化織“網”,推動“一網聚合”的多元共治格局。忻城縣委組織部聯合縣委政法委以及公安、民政等部門,全面梳理行政區域和黨員分布情況后,設置了黨建大網格、中網格和1100多個微網格,構建“縣—鄉—村—微網格”四級組織治理體系。
黨建網格長韋利菊與農村廣大無職黨員共同組成“管家團隊”,服務好廣大群眾。目前,全縣這樣的“管家團隊”有131名網格長和1490名微網格員參與。他們整合資源,以各村(社區)功能室作為服務主陣地,推行“一室多用”;建立完善信息系統平臺,配備電腦終端,配置信息發布、信息采集、視頻聯網等系統。轄區微網格員還配備信息采集上報的“網格通”社交軟件和“居民隨手拍”小程序,實現消息處理、政策宣傳、通知傳達線上線下服務相融合。
目前,全縣已有2.4萬人注冊“居民隨手拍”小程序,平臺收到群眾反映政策咨詢、志愿服務、就業需求、矛盾糾紛等問題7930件,全部交由村級、鄉鎮及縣級處理,處理完成7693件,辦結率達97%。
根據群眾反映最近“務工難,收入無保障”問題,忻城縣紅渡鎮利用當地鄉土人才孵化中心黨支部,通過黨建“牽線搭橋”,人才“結對相約”,集中登記在冊勞動力技能人才,2022年以來,共向就業幫扶車間推薦勞動力1650人次,組織省外“點對點”人才輸送354人次,實現黨建引領群眾就業增收。
下活一盤棋
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黨建強、發展強。我們持續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引導基層組織和黨員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發展上來,凝聚成抓黨建、促發展的強大合力,為夯實基層治理、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提供‘紅色動能’。”忻城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覃奕榕介紹。
忻城縣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建造一批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帶頭發展的種桑養蠶、牛羊、百香果、糯玉米等產業項目;創新訂單生產、入股分紅等經營模式,推動一二三產業鏈朝市場化發展,實現產業效益倍增和集體經濟收益提升;充分發揮項目聯農帶農機制,著力培育更多本土農村新型經營主體,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近兩年,忻城縣開展“黨旗領航·萬企興萬村”村企共享共聯共建行動,81家后盾單位和120家企業結對98個村級自主實施項目,探索產業“聯興”,項目“聯營”,持續在延伸產業鏈、拓寬增收鏈上發力。打造了“隆禮飛雞”“天路野蜂蜜”等農特產品品牌,今年上半年全縣集體經濟收入同比增長239.67%。
“以前我們想為群眾做點什么,又不知道怎么著手。無職黨員設崗定責賦能,我們也有了機會發揮才干了!”莫文朗自豪地說。
依托黨員創業帶富項目,該縣先后建立了37個產業型黨組織,培育黨員致富帶頭人14人。村黨組織牽頭建立以農戶為核心、以集體經濟收益為關鍵的聯結機制,推行“企業+支部+農戶”的聯結模式,在牛羊產業鏈中,把3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31個產業重點村、8766戶養殖戶吸納其中,實現戶均增收4500元以上。
忻城縣通過結果運用、獎懲實施,一批表現突出的基層黨員獲得表彰。每個季度,一批微網格員獲“季度之星”通報表揚,并獲得獎勵;對評價為一般或較差等次的,由鄉鎮掛村領導進行提醒談話。今年第一季度,有30名網格員獲得“季度之星”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