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廣西住建部門在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中推進政務服務“簡易辦”
讓市民生活更方便 讓企業辦事更便捷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南寧訊(記者 駱萬麗 通訊員 王凌云)今年以來,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企業群眾辦實事為落腳點,創新開展行政審批“簡易辦”工作,持續增強服務的主動性、時效性,最大限度地為企業和辦事群眾提供便利。
主動服務群眾,用心排憂解難,做到“一件事一次辦”。率先建立自治區政務服務中心住建廳專屬咨詢窗口,增設老年群體專屬辦事窗口,常態化開展為群眾辦實事工作。在國務院“證照分離”改革的基礎上,全面梳理政務服務事項庫,直接取消審批事項22項,精簡取消申報材料469項。調整勞務資質由審批改為備案;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部分建筑業企業資質等業務全程網辦并實行電子證照,210項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全程“零跑腿”。
聚焦便民利企,推進全區通辦,做到“異地事一地辦”。推進211項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政務服務年底前實現全區通辦。全區15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均已在各業務網點開設“跨省通辦”業務窗口,提前完成住房城鄉建設部部署的8項住房公積金“跨省通辦”目標任務。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方面,全區111個縣(市、區)已實現通過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進行項目審批全覆蓋,同步完成與國家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對接。截至11月底,廣西在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通報中,并聯審批率達到78.04%,10分鐘數據共享率為95.15%,數據準確率為99.33%,持續保持全國一流。
創新工作方法,提高審批效能,做到“復雜事一諾辦”。今年3月廣西被列為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審批權限下放改革試點,采用完全承諾制審批和部分承諾制審批相結合的方式全面開展試點工作。承諾審批過程中,突出考核企業質量安全、信用狀況、發展潛力等重點指標,運用系統比對等多種業績核查手段,有力推進審批與監管有效銜接。今年8月,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相關業務全面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實現即時辦結,目前已累計實現告知承諾制審批事項32項。
梳理事項清單,優化策劃生成,做到“中介事一站辦”。全面梳理并公開技術審查、中介服務事項100余項,印發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高頻事項清單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事項清單,進一步完善項目策劃生成工作,截至目前全區實施前期策劃生成的項目已提升41%。
用好“好差評”,提升服務能力,做到“煩心事一鍵辦”。做好差評回復、差評整改和差評回訪工作。截至11月底,自治區政務服務中心住建廳窗口2021年辦件總量14452件,差評件34件,差評率為0.24%,所有差評件均100%回復,有效差評100%整改落實和100%整改滿意,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指標在全區排第三位。
便民利民“微改革”方面,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創新“互聯網+政務服務”應用,推動“一網通辦”“不見面”電子化審批。推動“數據共享”與業務協同辦理,通過數據在線查詢、系統自動核驗等手段,切實落實“減證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