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禮贊建黨百年 為時代和人民放歌
——第23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大地飛歌·2021”廣受贊譽
12月20日晚,“好日子歌里過”南寧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群眾文化活動暨第23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大地飛歌·2021”在廣西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廣西衛視)、綜藝旅游頻道、文藝廣播(FM950)和南寧廣播電視臺等廣播電視頻道,以及新華網客戶端、央廣網網站、央廣網APP、央視頻APP、央廣網新媒體平臺賬號、愛奇藝APP、人民視頻、中國網APP、人民網廣西頻道、新華網廣西頻道、中新網廣西頻道、中新社廣西分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騰訊新聞、新浪新聞APP、百度APP、廣西云客戶端、廣西新聞網、南寧新聞網、南寧云APP、南寧頭條、老友網、南寧廣播電視臺抖音號及視頻號、南寧發布抖音號、香港國際衛視APP等網絡和新媒體播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22日,節目在廣播電視、網絡和新媒體播出(點擊)量達1480多萬次。
本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節目,以其獨特創新的內容形式、大氣磅礴的節目編排、糅合了世界各地民族藝術的舞臺編曲、與山水園林互為映襯的舞美設計,受到廣泛贊譽。
感受光輝歷程堅定奮斗決心
民歌年年唱盛世,好日子天天歌里過。本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以“好日子歌里過”為主題,用耳熟能詳的紅色經典歌曲,生動而藝術地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熱情的贊美,有力的抒情,紅色的樂章,成為本屆民歌節一個鮮明成功的符號和記憶。
“這是一臺思想性、藝術性和欣賞性有機融合的音樂盛典。我在音樂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百年風華正茂。”南寧市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陸堅說,他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創作出更多民族的精品,為人民群眾送去精神食糧。
南寧市作家協會理事黃珂通過電視觀看了本屆民歌節,她對節目的舞美和編曲印象深刻。黃珂表示,最欣賞其中的合唱環節。“歌聲里滿滿的都是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深情厚意。以歌會友、民歌傳情,重溫百年奮斗的恢宏史詩,更堅定了大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斗的信心。”
架起友誼橋梁促進交流合作
民歌架起了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橋梁,本屆民歌節不僅體現了民族團結的風采,而且通過民歌的交流和傳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走進去”,攜手共繪“一帶一路”嶄新畫卷。
“演出非常成功!”南寧市外事僑務辦公室副主任黃海燕說道,此次民歌節特別增加了南寧市與國際友城“云合唱”的環節,這個環節得到了國際友好城市的大力支持,大家齊心協力克服各種困難,完成了這次完美的“合唱”。參演的外國藝術家們都表示,希望今后可以更多參與到南寧的交流活動中來。
畢業于南寧市國際友城——馬達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市孔子學院的Tsinafoy(中文名字萬詩澤)是參加此次演出的演員之一。當她通過網絡視頻看到節目的時候非常激動。萬詩澤說,音樂無國界,通過視頻,通過音樂,她感受到了來自南寧的熱情。“民歌讓我們的友誼更加深厚持久。”
唱響時代旋律展現綠城之美
在本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上,首府各族群眾用滾燙的音符、動人的舞姿、熾熱的情感,共同唱出了為美好生活奮斗的正能量和不斷提升的幸福感,展現了壯鄉兒女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醫生劉升認為,這幾年的民歌節,觀眾欣賞到了越來越多反映綠城南寧的作品。“本屆民歌節不但唱響了世界的民歌,還唱出了南寧的聲音,唱出了壯鄉人的自信。”
南寧市第九人民醫院派駐賓陽縣王靈鎮黃興村第一書記盧慧芬用手機在網上觀看了民歌節。她說,本屆民歌節給觀眾們呈現了一臺精彩紛呈的演出。節目對南寧市各行各業的優秀代表進行了訪談,用歌聲向他們致敬。“他們是南寧人的優秀代表,用歌聲唱響時代,用歌聲歌頌英雄,今年的節目讓人感動。”
“本屆民歌節真是展現紅色文化、文旅融合魅力的精彩之作!”南寧市群眾藝術館副館長趙嵐表示,今年的民歌節,節目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以民歌傳情,民歌為紐帶,熱情贊頌各民族團結和睦。節目編排起承轉合皆見匠心,值得我們在今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認真學習借鑒。
本屆民歌節在南寧園博園錄制,舞臺設置與園博園內世界各國、中國各地園區的特色景觀、生態風貌互相映襯。“節目首次嘗試在山水實景中演出,是一次壯鄉優秀文化與世界溝通交融的生動實踐。”市文廣旅局藝術科負責人許燕濱說,民歌節舞臺設在景區里,體現了南寧市文旅融合大發展的優勢與特色。
記者 李靜 莫俊 丘祖衛 莫嵐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