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9月13日電 題:廣西做深做實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
新華社記者陳一帆
在有著“祖國南大門”之稱的廣西憑祥市,友誼關口岸是中國—東盟水果進出口貿易的重要口岸。滿載著來自東南亞的榴蓮、山竹等水果的貨車通過友誼關口岸進入國內,為全國各地送去“甜蜜”。
一頭連接著中國西南廣闊腹地,一頭連接著東盟國家,廣西作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多個產業鏈條與東盟國家深度交織。隨著雙方經貿往來走向縱深,廣西與東盟金融合作日益密切。
2018年,中國人民銀行等13部委聯合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總體方案》。如今,一系列金融領域的改革創新以及人民幣跨境使用、跨境金融服務和區域金融發展等相關配套政策已落地實施。
廣西在推動人民幣面向東盟跨區域使用方面做出了許多有益探索與嘗試。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范世祥介紹,近年來,廣西開展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擴寬跨境人民幣雙向流動渠道,創新發展人民幣對柬埔寨瑞爾等東盟國家貨幣銀行間市場區域交易,推進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促進跨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結算。
中國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廣西跨境人民幣結算量為879億元,其中廣西與東盟跨境人民幣結算量達395億元,東盟繼續保持廣西跨境人民幣收支第一大境外地域地位。
與此同時,廣西不斷完善跨境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邊境口岸互市貿易結算信息系統,提升邊民互市貿易結算便利化水平,并運用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打造“百強千企聚鏈”工程,切實解決涉外企業融資難題。
隨著中國—東盟金融城、中國—東盟跨境金融服務中心等一系列金融資源集聚平臺的打造,廣西不斷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內對外開放,金融要素集聚顯著增強。截至今年8月末,中國—東盟金融城累計入駐金融機構(企業)256家,是2018年末的12倍。
第13屆中國—東盟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日前在廣西南寧舉行,這一論壇已成為中國與東盟各國共商金融合作、共謀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
廣西將共建共享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著力推動區域金融合作一體化,完善跨境金融交流合作機制和金融風險防控機制,強化面向東盟的人民幣跨境結算、貨幣交易和跨境投融資服務,更好地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并以物流金融為切入點,建立跨區域金融合作平臺,加強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暢通金融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