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第一屆中國—東盟民航合作論壇在南寧召開。廣西新聞網記者 陶媛 攝
廣西新聞網南寧9月11日訊(記者 陶媛 通訊員劉如萍 李雪芝)9月11日,以“守望相助,共譜中國—東盟民航發展新篇章;對接陸海新通道,助推中國—東盟國際多式聯運新發展”為主題的第一屆中國—東盟民航合作論壇在南寧召開,來自中國、東盟國家相關政府部門領導、特邀嘉賓及有關專家、企業家、學者、行業代表等,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就民航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對接帶來的新機遇等多方面展開深入交流和探討,共同謀劃和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在民航領域更深層次的良好互動、合作與發展。
記者從論壇獲悉,中國和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年來,中國和東盟各國民航部門持續推進民航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提升雙方互聯互通水平,與中國通航的東盟城市從6個增長至44個,航線數量從10條增長至671條。
廣西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連,是我國與東盟雙向交流的重要紐帶。近年來,廣西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大力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同時以“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為核心的“四型機場”作為機場建設發展目標,聚焦打造南寧面向東盟的門戶樞紐機場,構建功能完善、協同發展的大樞紐格局,積極打造輻射東盟的“經邕飛”中轉產品,加快建設“國內便捷,國際順暢”的國內經南寧至東盟的“空中大通道”。
據介紹,下一步,廣西將在發展規劃對接、基礎設施建設、臨空經濟產業、協調機制建設、院校建設、綠色發展等方面進一步加強與東盟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加快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航空客貨運大通道,高水平、高標準建設南寧臨空經濟示范區,推動區域乃至世界航空運輸業的新發展,為聯通亞洲與世界架起“空中絲綢之路”作出新貢獻。
經過多年發展,廣西共建成運營8個運輸機場,初步形成“兩干六支”的民用運輸機場格局,綜合服務能力穩步提升,民航運輸取得顯著成效。“十三五”期間,客貨運輸增長快于全國平均水平,客運年均增速達11.5%,貨運年均增速達6%。目前,廣西全區在飛航線達330條,航線網絡實現了省會通、東盟通,國外已開通覆蓋東盟10國23個主要城市的定期航班。南寧吳圩國際機場至東盟國家定期航線數量達26條,基本實現與東盟十國首都和重點旅游城市、經濟中心定期航線全覆蓋。
另據悉,2020年,東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中國則連續12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今年上半年,雙方貿易同比增長38.2%,繼續呈現強勁增長勢頭;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達0.5萬噸,同比增長36.2%。隨著中國—東盟貿易持續穩定發展,構建中國內地經南寧至東盟各國互助互惠航空大通道將給各方帶來無限合作商機。
當日,論壇還進行了圓桌對話、論壇總結等多個環節。該論壇以后將每年定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