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優良傳統 鑄牢忠誠警魂
——記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南寧市公安局中山派出所黨支部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廖志榮 藍 鋒 通訊員 農 媛
在南寧市公安局中山派出所榮譽室里,收藏著一對水桶和一根扁擔。上世紀50年代,女民警顏宇群數年如一日,為轄區困難群眾李奶奶挑水并照顧其日常起居;顏宇群調離派出所后,所里民警主動接過她的“扁擔”,繼續為老人挑水。
時過境遷,自來水早已流入千家萬戶,而中山派出所“忠誠擔當,服務人民,守護平安”的優良傳統始終在這里相傳。
“七一”前夕,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大會在京舉行,中山派出所黨支部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這也是廣西公安系統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據介紹,中山派出所轄區面積約為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8萬人,暫住人口8900多人,日常治安管理、巡防任務和窗口服務任務十分繁重。
如何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為民解憂辦實事?中山派出所黨支部副書記、所長黃禮表示,中山派出所黨支部傳承發揚為民服務優良傳統,推動完善“警民聯調”機制,堅持和發展具有本所特色的“楓橋經驗”,編織五張防控網,創新“五微”工作法,不斷提升轄區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
政治建警,鑄牢忠誠警魂。中山派出所始終把政治建警擺在首要位置,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警,扎實開展每日“七必查”“七常抓”,強化隊伍管理,著力鍛造“四個鐵一般”的公安鐵軍。
面對轄區內區直機關單位多、大型醫療機構多、住宅小區多、學校多,安保、巡防任務重,警力少現狀,該派出所通過加強黨建工作,激勵民警輔警迎難而上,擔當作為。此外,收集整理派出所歷史資料,特別是紅色革命傳統史、愛民史和奮斗史,建設榮譽室和警營歷史文化長廊。如今,這塊紅色陣地已成為民警輔警學習紅色文化、交流工作經驗的精神家園。
通過黨建引領,該派出所連續34年無違法違紀行為,榮獲“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集體”等榮譽稱號,兩任所長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
基層善治,源頭化解矛盾。“葉叔調解工作室”,是中山派出所以廣西優秀人民調解員葉壽騰為核心成立的工作室。依托“葉叔調解工作室”,中山派出所創新“警民聯調”工作模式,加強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線上通過“微信警務室”和各類微信工作群實行網上引導化解;線下通過“12345”工作法,構建“派出所+司法所+居委會+法院+律師”五位一體聯調,豐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提高矛盾化解法治化、專業化水平。
近日,中山派出所轄區有居民因贍養老人問題產生了矛盾。民警將矛盾雙方約至所內,依靠“葉叔調解工作室”團隊介入調解,最終矛盾得到解決。
精神不變,紓民困惠民心。人民公安為人民,從上世紀50年代女民警顏宇群數年如一日為困難老人挑水,到現任所長黃禮創建“黃禮微信警務室”榮獲全國公安機關警務創新大賽銅獎,時代在變,中山派出所的愛民惠民理念一直不變。“進入新時代,中山派出所不斷創新工作模式,著力增強為民服務的本領,真心為民惠民。”黃禮說。
該所穩步推進“互聯網+智慧戶政”,戶籍窗口實行“5+2”服務工作模式,車管、身份證申領、開具臨時身份證明、開具無犯罪證明、港澳通行證簽注等業務實現24小時全天候自助辦理。
巧用善用社會力量,派出所創新“洗樓問安”方式,逐棟逐戶上門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洗”去治安隱患、“問”出文明和睦新氣象,維護轄區社會治安和諧穩定。
延伸黨建陣地,黨員社區民警兼任社區居委會黨支部副書記,與轄區50多個黨支部聯建共建,積極開展進家里、送平安、送溫暖等活動,營造警民一家親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