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專題 > 媒體行 > 2021全國百家重點網絡媒體記者重慶行 > 要聞 > 正文 |
鄉村振興看重慶|南川區全域旅游為鄉村賦能 景色多了游客來了 |
2021年05月18日 21:54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作者:羊華 張馨月 王鈺 編輯:羅珊珊 |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8日20時10分訊(記者 羊華 張馨月 見習記者 王鈺)旅游城市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重慶市南川區通過城景融合、農旅融合,深入推進全域旅游。 今(18)日,“鄉村振興看重慶——2021全國百家重點網絡媒體記者南川采風活動”的記者們馬不停蹄,領略了南川移步易景的立體景觀和全域旅游帶來的獨特體驗。 2021全國百家重點網絡媒體記者重慶行活動走進南川大觀鎮大觀原點。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葛彧 攝 人居治理 美麗農居為鄉村游吸引流量 美麗鄉村的樣子,就像南川區展現在網媒記者們眼前一樣。 南川區在農村環境整治上不僅求量,還求美。立足區位、交通、生態、民俗等特征,科學劃定生態、生活、建設空間,合理布局村級建設用地,有效引導村民聚集點、鄉村旅游服務點、康養體驗點等選址。“三合院”“四合院”布局的傳統民居、山水交融的網紅民宿、古韻幽靜的鄉村酒店等鄉村旅游設施驚艷登場。 2018年,南川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獲國務院通報表彰;2019年考核等次為“好”;2020年第三方評估結果顯示,南川區“已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目標任務,部分任務超額完成”。全區完成累計31個鎮鄉規劃及184個村村域現狀分析及規劃指引,建設“四好農村路”1400公里;創建綠色示范村莊49個。 量變和質變同步,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為進一步提升鄉村游奠定了基礎。 木涼鎮漢場壩村處處見花、環境優美,“村民說”寄語墻訴說著鄉親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王鈺 攝 農旅融合 農村特色產品提升旅游體驗 鄉村旅游一經興起,便長盛不衰。作為旅游城市、重慶中心城區的“后花園”,南川區抓住時機,在一村一品的基礎上,大力打造一村一景。 農旅結合,盤活了該區觀光農業、采摘經濟、親子研學、民宿餐飲等鄉村游資源。按照“可看、可玩、可參與”原則,大力引進城市資本下鄉,盤活農村閑置資源,開發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品。在大觀、木涼、河圖等鄉鎮打造了“十二金釵”大觀園等全市鄉村旅游示范點,塑造了避暑納涼型、生態休閑型、花果觀賞型、農家田園型等特色休閑旅游模式。 南川圍繞鄉村游,還打造了城區至大觀園“景村一體、農旅融合”鄉村振興試驗示范帶建設,提質“12+N”示范園。目前,全區共有20個鎮村獲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市級示范。 南川區文旅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區鄉村旅游接待人數1600萬人次以上,鄉村旅游收入38億元以上。 記者們參觀大觀原點打造的鄉村游客中心親子空間。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葛彧 攝 文化賦能 文旅融合讓觀光游變體驗游 旅游與文化結合,才是有靈魂的“詩和遠方”。 “大觀原點”,是依托荒山打造出的旅游文創小鎮,在游客集散中心,網媒記者們打卡花海,融入田園美景;深入文創店鋪,品鑒南川特產;參與研學互動,了解民俗文化;品嘗地方美食,滿足舌尖誘惑…… 在“大觀原點景區”的風物集文創店鋪,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看到,鄉村風格的裝修店面里,擺放著各類南川本地的特產,有白酒、大米、方竹筍、梨膏、臘肉香腸等,精美的包裝和土色土鄉的產品引得來自全國網媒記者的青睞。 據重慶鄉頌商業廣利有限公司總經理、“大觀原點”項目負責人鄧丁崧介紹,“大觀園點”集優選南川地方風物,原味美食,農耕文化體驗。將新零售特色融入商業體之中,將原鄉主題化場景形態融入大觀鄉村生態環境中,以鄉頌品牌為載體,帶動當地文旅產業的新零售贏利模式。 隨著采訪的深入,記者們發現,去到的每一個村,都有自己的文化調性和特色文創產品,可見全域旅游思維,已深入到每一個參與者的心中。 南川區文旅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文化賦能,為全域旅游帶來了可持續發展的動能。金佛山原本靠景色聞名,近年來依托植物寶庫的獨特優勢,打活了中藥材、花卉、康養、竹文化等“好牌”,為觀光旅游增添了文化體驗。 4月17日,南川金佛山冰雪節余溫仍在,第十二屆金佛山國際旅游文化節暨杜鵑花節又隆重開幕。 節會不斷,也讓金佛山人氣持續爆棚,杜鵑花節期間,游客除了可以欣賞金佛山的杜鵑花海,還可以參與“I游南川——杜鵑花節”系列活動,比如川渝爭壩大賽、杜鵑花攝影大賽、川渝高校大學生登山賽趣味藝術集市、草莓采摘大派對、親子樂園對對碰等主題活動,感受金佛山的獨特魅力。 人氣火爆,是南川文旅融合轉變發展思路的結果。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