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
桂林之美,不僅在山水。如果把桂林比作一本書,山水是這本書的封面,翻開封面,閱讀的是文化。
4月2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桂林市象鼻山公園考察調研時,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調品位,努力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
如今,逍遙樓也成了游客來桂林的網紅“打卡”地。
“逍遙樓上望鄉關,綠水泓澄云霧間。”唐代詩人宋之問曾在桂林逍遙樓寫下這樣的詩句。建于唐代的逍遙樓毀于戰火。2014年,桂林市決定在原址重建逍遙樓,重建的逍遙樓為二層三檐仿唐式建筑,現已成為展現桂林歷史文化的新地標。
華燈初上,登上逍遙樓,漓水諸峰盡收眼底。駐足憑眺,聆聽桂林城千年歷史文化的回響。以山水著稱于世的桂林,因這穿越1300年歷史興衰的逍遙樓,散發出人文之美。
山水為骨,文化為魂。黨的十八大以來,桂林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始終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市、文化強市,走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之路,“一城文化滿城綠”的桂林風韻全面彰顯。
桂林以落實《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為統領,按照“加快建設新城、疏解提升老城,產業融合發展、城鄉協調推進,生態文化相融、富裕和諧桂林”的總要求,一體謀劃、聯動推進,在生態治理的同時,著力推動生態旅游牽手、文化旅游融合,打造了“山、水、城、文”和諧共生新模式——
挖掘、整理、保護、傳承、利用傳統歷史文化資源,重建逍遙樓,保護修繕王府片區人文遺存,再現了桂林千年古城的繁華盛景,讓桂林歷史文化名城新地標越來越紅火;
融創文化旅游城、遇龍河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桂林千古情等標志性項目陸續建成,鄉村旅游、健康養生、體育休閑、文化演藝等旅游新經濟蓬勃發展,傳統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之路越走越寬敞;
建成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設施,紅色文化成為文旅融合新亮點……
“夢幻水舞臺,桂林邀你來!”在2017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桂林分會場的亮相,讓桂林文化迎來了全球矚目的“高光時刻”。這個與桂林山水人文完美契合的舞臺驚艷了觀眾。這是桂林帶給全世界的一道豐盛的“年夜飯”,更是一次激發桂林市民文化自信的精彩亮相。
桂林有山,桂林有水,桂林有戲。秉承生態立市,堅持文化鑄魂,桂林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步伐堅實、足音鏗鏘,以“世界一流”為發展目標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