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滾動新聞 > 正文 |
戰“疫”病房里的男護士:愛是強大的信心之源 |
2021年02月01日 17:47 來源:新華網 作者:秦婧 編輯:徐世杰 |
新華社石家莊2月1日電(記者秦婧)作為河北大學附屬醫院第一批支援石家莊醫療隊的成員之一,護士李學中于1月11日離開保定,抵達石家莊。目前,他還在河北本輪新冠肺炎疫情定點救治醫院的重癥監護病房參與救治工作。記者采訪到他,請他談談這段時間工作和生活的點滴。 1月22日:愛是強大的信心之源 要說剛開始時心里“不打鼓”,那絕對是在“騙人”。畢竟河北省胸科醫院不是自己熟悉的病房,一切都要盡快調整。但經過幾天時間,我就基本適應了這里的工作狀態。 作為小組內高年資護士,很快,我就被安排單獨工作。 重癥交接班都在病床前進行。今天在交接過程中,一位情緒看似有些不穩定的患者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別留意了一下,這是位白發蒼蒼的老人。 我向醫生進行詢問,想了解他的情況。醫生告訴我,老人有基礎病,目前情況穩定,但有時會出現煩躁等情緒波動。正說著,老人突然開始用腳大力蹬踹,試圖踹開身上的被子。我見狀馬上上前,俯下身安慰老人。 “老人家,您哪里感覺不好啊?” “我熱,你不用管我! “不行,我不能不管您。您要是感覺熱,我給您把被子往上蓋蓋露出腳來,您看行嗎?” …… 簡單對話過后,為了讓老人盡快平靜,我端來一盆溫水,開始用毛巾為老人輕輕擦拭雙腳。伴隨著我的動作,老人逐漸平靜下來,看著我。 “同志,剛才真是難為你了! 李學中在病房開展工作。(受訪者供圖) 老人說出的這句話讓我鼻子一酸。我發現,老人是通情達理的,只是因為一個人在重癥病房,內心難免會感覺孤獨。此時我知道,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給患者溫暖和力量,此刻,我們是他們最信賴的人。精湛的技術固然重要,與患者心心相印更為關鍵。陪伴,就是一種力量。 1月27日:獨一無二的“云生日” 昨天是夜班,一早剛回到駐地房間,打開手機,信息提示音“轟炸”而至?粗、朋友和隊友發來的滿屏生日祝福,我才想起今天是自己的35歲生日。 我給每個關心我的人回復“謝謝”。正回復,突然又有一條語音彈出:爸爸,生日快樂!注意身體! 聽著聽筒中兒子的聲音,猛然感覺孩子長大了。我忍不住撥通了與家人的視頻電話。視頻那頭都是我最愛的人——父母、妻子、兒子。 家里人見到我又驚又喜,“學中,好好干,別丟了咱李家和醫院的臉!崩细赣H不停地囑咐著我。妻子是一名腎內科醫生,已懷有身孕。臨行前,我有點擔心她的身體,但她反過來安慰我:“咱們都是醫務人員,你又是黨員,這個時候就該沖到最前面,我支持你。我們等你回來! 臨近傍晚,醫療隊的同事們為我準備了“長壽面”。雖然只是一碗方便面,但我卻在“戰友”們的陪伴下,在駐地的樓道內度過了一個終生難忘的生日!翱煸S愿,快許愿!”看著同事們的臉,我在心中默念:希望盡快戰勝疫情,所有人都能與家人早日團圓。 1月30日:捷報頻傳鼓人心 來到石家莊已經二十天了,最令人歡欣鼓舞的是,到1月30日,河北省胸科醫院累計治愈出院確診患者201例,解除醫學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94例。 這是我親歷的勝利。在胸科醫院,有國家、省級、院級三級專家組的指導,有包括我們在內的多支支援隊伍和胸科醫院的醫護人員并肩抗疫。根據病情輕重、不同群體分區設置基礎上,堅持“一人一策、一人一專家、一人一團隊”的治療原則,突出重癥患者救治,多措并舉促進患者順利康復。 一切都在變好。 在今天,又有一名重癥患者要轉到普通隔離病房。她是一名女士。 在幫這名患者收拾東西時,她突然看著我說道:“小伙子,謝謝你,我記得你! 我不禁一怔:“我們穿的都一樣,您能認出來?” “當然能呀,你衣服上寫著名字。況且我都不用看你衣服上的名字,光是看眼睛就知道是你,你每次來眼睛都是笑著的。” 聽到這句話,我感受到了巨大的溫暖。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