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面臨國際出口市場萎縮,國內市場增速放緩等多重不利影響,綠色轉型成為了岑溪市石材產業破局脫困的重要力量,引領當地產業由散弱向集群發展,不斷延伸上下游產業鏈,實現了產業的降本增效和發展質量提升。
新華財經南寧12月9日電(記者 范超)花崗巖是廣西梧州岑溪市的支柱產業之一,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面臨國際出口市場萎縮,國內市場增速放緩等多重不利影響。記者近日在岑溪市采訪發現,綠色轉型成為了當地石材產業破局脫困的重要力量,引領當地產業由散弱向集群發展,不斷延伸上下游產業鏈,實現了產業的降本增效和發展質量提升。
“今年上半年還能依靠去年的訂單支撐,下半年由于缺乏新的訂單,銷量出現了明顯下滑!贬虚}輝石業有限公司陳木靈說,由于今年出口市場幾乎消失,國內新增訂單下滑,企業收入受到了一定影響,預計全年銷量同比下滑將超過20%。
多家企業負責人表示,他們在全國多地均有業務布局,從各地發展情況觀察,這一困境不僅制約了岑溪石材企業的發展,也成為了全國同類企業都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我們從2019年開始企業上規入統以及單片鋸向多片鋸的改造升級,沒想到成為了應對今年不利市場環境的關鍵力量。”陳木靈說,借助上規入統以及退城進園的契機,對設備和設施進行了改造升級,其中單片鋸向多片鋸的轉換在減輕了企業成本的情況下更大大提升了作業的效率。
記者從岑溪市工信局了解到,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岑溪石材產業淘汰了一批落后產能,200多家“散、亂、小”企業關;蜻M園發展,加快了轉型升級步伐,產能規模、加工工藝及產業鏈開發得到了明顯提升。目前,進園建成投產的企業,累計更新改造6-9片以上組合鎅鋸800多臺,大部分組合鋸片在10—20片之間,最多的達到33片。
業內人士表示,設備的升級換代使得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產品工藝水準也有著明顯的提升。即使僅以6-9片的組合鎅鋸估算,相比單片鋸每平方米石材加工耗電可下降40%以上,人工成本下降20%左右,而鋸切技術則向智能控制、高精度方向發展。
岑溪市工信局數據顯示,2020年1-10月,岑溪市石材行業規上產值達47.14億元,同比增長104.02%。
通過產業發展質量提升,岑溪市石材產業吸引了業內更多關注。在12月8日于當地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岑溪)石材建材博覽會上,不僅簽約了個13個石材投資與合作項目,還正式簽約了投資綜合利用花崗巖開采過程中伴生稀土礦的項目,預計年產3000噸稀土金屬及合金,進一步延長產業鏈。
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陳國慶認為,岑溪市在危機挑戰中把握機遇,加強綠色礦山、綠色園區、綠色工廠建設將更好推動產業“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岑溪市市委書記羅偉雄表示,岑溪市將借力南部(岑溪)石材循環生態產業園項目建設契機,致力打造花崗巖石材開采、設計、加工、交易、物流全產業鏈,高標準打造中國南部區域花崗巖臨礦工業區、石材集散中心和產城融合發展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