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1月20日電(記者桑彤)健全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機制,建立全口徑股票質押數據庫,探索在上海市建立上市公司違規風險準備金制度……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上海市日前出臺《關于推動提高上海上市公司質量的若干措施》,涉及17項具體措施。
截至目前,上海共有境內上市公司337家,市值7萬億元。其中,科創板上海上市公司數量占比16%,融資額占比36%,市值占比27%,具有板塊覆蓋全、國有控股多、行業分布廣等特點。若干措施較好地將國家要求和上海實際、長遠打算和近期目標有效銜接。如推動重點領域企業、新經濟代表性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傳統企業上市發展;健全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機制;建立全口徑股票質押數據庫;探索在上海市建立上市公司違規風險準備金制度等。
若干措施較為全面、具體地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的相關要求,并結合實際情況加以細化,力求取得實效。如依托“浦江之光”行動,加大對科創企業支持力度;推出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科創中心地位相匹配的“張江指數”;支持上市公司大力發展旗下“老字號”品牌,發揮打響上!八拇笃放啤钡南刃姓咦饔茫磺袑嵧苿印胺殴芊备母,培育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打造上市公司市場化退出的典型案例,形成“上海經驗”;發揮上海金融審判專業優勢,落實證券民事賠償訴訟的代表人訴訟制度等。
下一步,上海市政府將細化各部門、各單位分工,優化完善協作機制,加強部門協同,推進監管信息共享,防范化解風險,營造良好的市場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