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成都6月24日消息(記者劉濤)在“6·26”國際禁毒日即將到來之際,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通報稱,自去年6月以來,全省法院一審受理毒品刑事案件7857件,判處罪犯9256人。四川各級法院依法及時審判毒品案件,始終保持對毒品犯罪的“零容忍”和高壓震懾態勢,為四川省決戰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這些案結案中,走私、運輸、販賣、制造毒品罪5256件,占全部毒品案件的66.9%。對毒品犯罪分子適用五年有期徒刑以上直至死刑的重刑率為27.9%,高于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約18個百分點。
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白宗釗介紹,去年以來,涼山州兩級法院遵照執行四川省法院《關于從嚴懲處毒品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聚焦重點,回應社會關切,精準有力打擊毒品犯罪,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州兩級法院受理毒品案件數量同比下降38.13%,涉案被告人人數同比下降26.16%,零包販毒等小額毒品案件數量大幅減少,外流販毒人數降幅明顯,毒品案件數量在全部刑事案件數量的占比由2016年的37.65%下降至19.13%。
白宗釗介紹說,當前四川省毒情呈現整體向好、持續改觀的積極變化,但毒品犯罪形勢仍然嚴峻:毒品犯罪案件數量略有下降但仍處高位,去年6月以來,毒品案件數占全部刑事案件總數的14.81%,位居第三位;制造毒品等源頭性犯罪突出,尤其是環蓉地區制販合成毒品犯罪多發,環蓉十地區法院一年內受理販賣、制造毒品等案件3592件,約占全省該類案件總數的七成以上;毒品犯罪分子中,累犯、毒品再犯比例遠高于其他普通刑事犯罪;涉案毒品種類多樣,呈現傳統毒品、新型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質三代毒品疊加濫用的復雜局面,部分娛樂場所出現濫用新精神活性物質現象,易引發毒駕、暴力行兇等次生犯罪,對公共安全形成潛在威脅。
針對四川省毒品犯罪形勢及特點,四川全省法院聚焦突出毒品問題,采取“鐵腕禁毒”,依法嚴懲各類毒品犯罪,依法嚴懲毒品關聯犯罪,加大經濟制裁力度,扭轉了“因毒致富”的不良社會導向。同時,四川各級法院還延伸審判職能,多形式開展禁毒宣傳教育,并運用審判資源,就毒品犯罪案件審判中發現的治安隱患、社會管理漏洞等問題,向有關職能部門提出針對性意見建議,有效參與禁毒綜合治理。